您的位置:首頁 >互聯網 > 正文

            社區團購企業敗退 是全面退潮還是走向重生?

            繼同程生活之后,又一家社區團購企業可能要出局了。

            近日,有消息傳出,橙心優選將進行全國分批次收縮,第一批會關掉現有60%的城市業務,而目前橙心優選部分地區業務已處于“癱瘓”狀態,網絡平臺顯示“無法正常購買”。

            社區團購去年都還處在高光時刻,而今勢頭卻急轉直下。由于瘋狂燒錢補貼,平臺之間打價格戰惡性競爭,大部分社區團購仍處于虧損狀態。而與此同時,部分社區團購企業仍在繼續發展,并開始轉向精細化管理,面對全新的市場環境,社區團購是全面退潮還是走向重生?

            社區團購企業敗退

            據媒體報道,橙心優選近期開啟裁員、區域收縮的調整,由原來的“9大區31省”縮減至“3大區9省”。這3個大區的管理者將由橙心優選CEO陳汀、渠道負責人安泰、履約負責人賴春波接管。

            2020年6月15日,滴滴入局社區團購生意,上線了橙心優選,并直接參與到與美團優選、多多賣菜以及阿里MMC的競爭中。然而,僅一年多時間,橙心優選很可能就要落寞退場。自今年8月以來,關于橙心優選對外洽談出售的消息就不斷傳出,先是京東,后是字節跳動。對此,橙心優選官方表示,“不存在出售合作意向,未來將繼續經營”,但橙心優選的收縮及經營調整已成事實。

            淘汰退場,可謂是今年社區團購的大趨勢,橙心優選的敗退只是其中一個縮影。作為社區團購“老三強”的同程生活、十薈團、興盛優選,日子也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

            今年7月初,剛剛改名為“蜜橙生活”的同程生活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經營不善,雖經多方努力,但仍然無法擺脫經營困境,決定申請破產。“社區團購行業從拼創新、拼執行的時代轉變為了拼資本、拼補貼的時代,同程生活必須作出戰略上的調整,放棄整個社區團購業務。”在給同程生活畫上不甘心的句號后,其CEO何鵬宇如是總結。

            7月下旬,食享會被爆武漢總部已人去樓空,供應商貨款未結,員工工資被拖欠,創始人戴山輝宣布轉型社區零食便利店,告別單純的社區團購;近日,十薈團也被曝出全國整體戰略收縮的消息,福州、青島、哈爾濱等21個城市圈將關停業務。

            社區團購從興起到火熱再到當前的降溫,只經歷了短短幾年。企查查數據顯示,2021年1-5月,社區團購賽道僅有8起融資。資金集中涌向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獲得兩次融資,金額達31億美元;十薈團獲得7.5億美元融資,二者合計金額占全賽道的95%以上。

            燒錢補貼不靈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節制的燒錢無疑是橙心優選現階段關停最主要的一個原因。而這一點,在已經敗退的社區團購企業身上都有體現。就在今年3月底,十薈團、橙心優選還分別拿到了7.5億美元、2億美元的融資。

            談到敗退的原因時,多位社區團購企業都將矛頭指向了資本和補貼戰。十薈團創始人陳郢在一封全員內部信中表示,社區團購本應已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正是因為此前的補貼戰等擾動,打亂了整個業態的發展節奏,進入到下半場,十薈團將會進行一系列自我革新,進行全面的業務升級。

            興盛優選相關負責人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資本大量介入之前我們還能做到盈利,現在已經做不到了,社區團購的模式本身是先進且非常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但超低價補貼的方式打破了其原本漸進式的發展規律。”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社區團購賽道差不多已經“燒掉”近500億元的資金體量,預計還將持續大幅虧損。前期燒錢跑馬圈地,后期壟斷后收割市場,這一套“互聯網+資本”的玩法,在這一賽道將很難奏效。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社區團購的經營模式基本定型,各平臺競爭趨于同質化,在品類和服務大同小異的情況下,用戶的忠誠度不高。”先后做過橙心優選與多多買菜團長的一位業內人士感慨說,“現在用戶薅平臺的羊毛越來越難了,根本留不住用戶”。

            有從業人士表示,去年剛開始做社區團購的時候很多東西是真的便宜,平臺補貼吸引了很多用戶。但是隨著去年12月以來國家監管的趨嚴,各平臺由于低價傾銷被處頂格罰款,如今同等質量下,社區團購商品的價格優勢正在消逝。

            一旦獲客成本增加,就會難以盈利。當前社區團購遭遇撤退潮,主要也是受獲客成本高、客單價低、履約成本過高等原因造成。據統計,近年來社區團購用戶規模增速不斷下滑,2018年至2020年增速分別為58.01%、25.37%、11.9%。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社區團購的高成本與低價格形成了商業邏輯上的沖突,即使是頭部企業也很難看到實現自主盈利的機會,中后段企業就更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目前社區團購行業仍處于一個洗牌的過程中,現在比的仍是資金和耐力,社區團購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有待時日。

            社區團購進入新階段

            根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公開融資事件達19起,披露融資金額高達171.7億元,同比增長356.3%,創下歷史新高。

            而進入2021年以來,整個社區團購領域呈現出明顯的退潮趨勢。根據企查查此前公布的《2021上半年社區團購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相比此前相關企業頻頻拿到大額融資,在今年1-5月則僅有8起融資,同時走向也明顯更加傾向于頭部平臺。

            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呈現競爭提速態勢,第二輪行業大洗牌已經來臨,而牌桌上“尚能一戰”的玩家僅剩美團、多多、阿里、京東,而這也構筑起當下社區團購“四強爭雄”的格局。

            數據顯示,2021年8月,整個社區團購行業的日銷量約為8000萬件。其中,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市場規模相當,超過2500萬件/日,各占比約31%,處于第一梯隊;處于第二梯隊的是阿里MMC、興盛優選、京喜拼拼、橙心優選。

            據沈萌判斷,經過不斷優勝劣汰,未來行業將剩下極少數幾個競爭者,這些競爭者要么是自身規模龐大,足以建立專有基礎設施,要么依托于現有的大型電商平臺。他認為,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需要繼續融資,不斷投入基礎設施,形成與競爭者的成本優勢。

            天風證券認為,隨著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供應鏈效率提升,現有的社區團購有望進階到近場電商階段,最終進化為以社區為中心的綜合電商平臺,滿足3公里至5公里半徑內消費者生活相關的高頻需求。

            而隨著監管趨嚴,社區團購野蠻生長的亂象有所收斂,行業粗放式擴張將告一段落,追求精細化運營成為下一階段企業經營的必然選擇。興盛優選上述負責人表示,“爭搶市場燒錢補貼造成了平臺毛利率降低,其實本身社區團購的毛利便不高,主要通過高頻復購率以及精細化管理來降本增效,對于社區團購而言,錢都是省出來的,我們也會不斷通過供應鏈改革、物流升級、店效提升來應對這種沖擊。”

            記者注意到,當前一些頭部玩家已經開始轉向精細化運營,強調盈利。近日,阿里MMC事業群正式宣布,已整合“盒馬集市”與“淘寶買菜”,并升級為新的品牌“淘菜菜”。MMC商品運營負責人陳彤彤表示,“淘菜菜”不會采用大量補貼的方式搶占市場。由此可見,在經歷社區團購敗退后,MMC這一輪的調整有意弱化其社區團購的屬性。相對于社區團購燒錢賣量,“淘菜菜”被內嵌在淘寶和淘特APP,以此引流。(●南方日報記者趙兵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社區團購企業 社區團購 燒錢補貼 精細化運營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