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對不斷加碼的政策要求,直播、短視頻平臺陸續上線青少年模式。南都記者注意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9月15日又發布《關于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意見》,要求加大投入,開發升級未成年人防沉迷、青少年模式等管理系統。
意見發布近半月后,南都記者于9月27日至28日,實測了多個擁有視頻、直播功能的平臺,針對其在青少年模式下的運行情況進行測評。南都記者發現,該模式下,一些平臺存在時間鎖可規避的情況,還有平臺短視頻或直播中存在不雅的“擦邊球”內容。
卸載重裝軟件可繞開防沉迷時間鎖
南都記者實測發現,嗶哩嗶哩App可通過卸載重裝的方式繞開青少年模式下時間鎖功能,即到達平臺規定的未成年人使用時長后,用戶無需輸入“防沉迷提示”密碼,就能在青少年模式下以游客身份繼續瀏覽視頻。
嗶哩嗶哩在青少年模式開啟頁面提示稱,“開啟青少年模式后,將自動開啟時間鎖,時間鎖為40分鐘”等字樣的提示。
南都記者開啟該平臺“青少年模式”,并瀏覽40分鐘后,平臺出現“輸入青少年模式密碼”的彈窗,提示稱“今日您已累計使用嗶哩嗶哩40分鐘。根據青少年模式規則,今日無法繼續使用,或由監護人輸入密碼后繼續使用。”隨后,南都記者通過卸載重裝App,便可以游客身份進入視頻頁面,不再需要輸入時間鎖密碼,即可繼續瀏覽,但在登錄賬號的情況下需要輸入密碼。
此外,在一些平臺中,即使在青少年模式下,也依然向用戶推送主播穿著性感、舉止含有暗示意味的視頻內容。
例如,九秀直播App的青少年模式則可瀏覽到大量直播搔首弄姿、話語曖昧的內容。在一場直播中,南都記者注意到,一名穿著吊帶的女主播咬著耳機線、扭動身體,且言談中夾雜“臥槽”等;另一主播身著緊身裙,在鏡頭前不斷擺動臀部,做出撩人動作;還有男主播穿著白色蕾絲邊吊帶直播,并在直播間標注“女裝喜歡點個關注”的字樣。
平臺不斷升級“青少年模式”
9月1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的意見》,要求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業務類型和實際,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具體方案,明確目標,細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加大投入,開發升級未成年人防沉迷、青少年模式等管理系統,不斷提高系統辨識度,增強識別精準性,合理設置未成年人使用服務的時間、權限等,提供適合未成年人的優質內容,保障未成年人健康科學用網。面向未成年人提供產品和服務,清晰界定服務內容,高標準治理產品生態,嚴防不良信息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嚴禁借未成年人名義利用網絡進行商業炒作牟利。
南都記者注意到,多個平臺也曾表態稱將升級啟動“青少年模式”。
例如,9月18日,抖音發文稱,近日已落地實施“平臺史上最嚴格的青少年保護措施”,即14歲以下實名用戶已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未來新注冊的用戶也將直接進入。青少年每天只能使用40分鐘,每天晚上10點至次日6點也無法使用。在青少年模式中,抖音呈現科普實驗、博物館美術館展覽、歷史知識講解等內容。
據悉,2019年3月起,抖音先后上線時間鎖、青少年模式、親子平臺等未成年保護工具,從時間、內容、功能、消費四個方面夯實產品防沉迷與安全機制。2020年,青少年模式功能兩次升級,側重提升未成年人體驗,對功能體驗、交互體驗進行了優化,并上線“青少年守護官”功能。
(采寫:實習生 安子逸 張晨旸 南都記者 敖銀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