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互聯網 > 正文

            中消協提醒雙十一網絡購物不要迷信“低價” “剁手”前要巧規劃

            11月11日的“正日子”雖然還未到來,但各大電商平臺的 “雙十一”購物節已經拉開大幕,消費者“買買買”模式已經開啟。

            近年來,隨著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和監管力度加大,網絡消費環境逐步優化,但網購侵權行為仍時有發生。

            為守護安全、暢通消費,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結合近幾年“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及消費者的投訴情況,梳理出以下六點事項,提請廣大消費者注意:

            不要迷信“低價” 多對比才能得實惠

            “雙十一”前后,線上線下籠罩在“巨惠特賣”“全年最低”“限時搶購”“爆款秒殺”的宣傳迷霧當中,給消費者形成“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預期。

            但實際上,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監測和消費者投訴顯示,一些商家“雙十一”促銷價格未必真實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漲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設置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并無差別,甚至可能更貴。

            對此,中消協提醒消費者不可迷信“雙十一”的所謂“價格優勢”,購買前最好能提前了解價格走勢,做到心中有數,除非是長期跟蹤考察的商品,否則不要單純相信低價宣傳而盲目跟風下單。

            促銷規則套路復雜 下單前需看清楚

            當前,很多商家紛紛推出各種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下單,包括預售、紅包、滿減、優惠券等,一些促銷規則設計復雜,需要消費者“精打細算”才能理得清。有消費者稱,“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紅包一毛五”。

            對此,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要留心商家的促銷規則,了解各種優惠措施是否有“門檻”限制、適用的產品品類和范圍、能否疊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務措施等。對于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標識不清以及明顯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建議慎重選擇,以免事后產生糾紛。消費者購買預售產品的,還要明確預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時間及金額、商家的發貨時間、雙方的違約責任等重要事項。

            限期商品謹慎囤貨 “剁手”前要巧規劃

            面對“雙十一”全年最強的打折促銷宣傳,很多消費者喜歡下單囤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消協建議消費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貨”,按需補貨。對于化妝品、保健食品、糧油調料、休閑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絕沖動消費,盡量少囤貨或者不囤貨,防止很多囤貨還未拆封就已經過期,既給自身財產造成損失,也對有限社會資源造成浪費。

            面對促銷短信騷擾 留證據且可舉報

            近年來,“雙十一”促銷期間營銷類垃圾短信集中爆發,消費者備受其擾。

            依照《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未經消費者允許推送商業信息和廣告宣傳行為涉嫌違法。中消協提醒消費者面對經營者非法推送促銷信息,可保存證據并撥打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業信息行為,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直播帶貨良莠不齊 圍觀時保持冷靜

            當前,直播帶貨火熱,但一樁樁帶貨主播“翻車”事件也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吐槽,如主播夸大功效和用極限詞語誘導消費、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引誘消費者進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后服務無保障等。

            對此,中消協建議消費者面對主播的極力推銷,保持冷靜,克制沖動,要盡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的直播帶貨商家進行交易。為保障財產安全及交易記錄可循,不要脫離平臺進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轉賬、匯款至私人賬戶以及通過發送付款鏈接頁面或者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

            關注商家售后服務 有糾紛及時維權

            消費者在購物時要提前了解商家發貨及退換貨政策,保存好聊天記錄、訂單信息、支付信息、促銷優惠截圖等相關購物憑證,并向商家索要發票或者收據。

            由于“雙十一”期間,交易量的增加可能導致商家不能快速發貨,快遞派送也可能更慢,消費者要提前和商家明確發貨時間,購買急需品、生鮮食品等要注意避開物流高峰期。同時,消費者還應仔細閱讀退換貨政策,了解所購產品是否享受七日無理由退貨以及退貨運費由誰承擔等問題,收到貨后盡量當場驗貨,確認無誤再簽收。發生消費糾紛時,要及時聯系商家或者電商平臺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可以向經營者所在地的消協組織或者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此外,中消協也敦促各類電商經營者要多一些誠意,少一些套路,制定簡單的促銷規則和優惠措施,并提供質量合格的產品和優質的售后服務,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實惠。(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雙十一 購物節 中消協 網絡購物 剁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