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和完善市場監管,推進市場監管現代化,是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客觀需要,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據中國政府網1月27日消息,國務院日前印發《“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營商環境、反不正當競爭、食品安全等眾多角度,對推進我國市場監管現代化作出全面部署。
具體而言,《規劃》提出六項重點任務,包括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強市場秩序綜合治理,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維護和完善國內統一市場,促進市場循環充分暢通;完善質量政策和技術體系,服務高質量發展;堅守安全底線,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全面提高市場綜合監管效能。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例,去年末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就是穩信心穩預期進而穩經濟的根源。在這一方面,《規劃》提到,要深化市場主體準入準營退出制度改革,包括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加快提升市場主體登記規范化水平、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暢通市場主體退出機制。
而在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方面,《規劃》也提到,要促進新設市場主體可持續發展,精準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和為市場主體減費降負。
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也是題中之義。《規劃》對此也有提及,例如加快推進反壟斷法修訂,完善以反壟斷法為基礎、法規規章為支撐、反壟斷指南為配套的反壟斷規則體系,增強配套規則的適用性。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創新完善重點監管規則,細化壟斷行為的認定標準。完善經營者集中審查制度,加快修訂《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科學優化申報標準,提高審查質效等。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也著重提及了食品安全的標本兼治。例如加強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監管,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加大重點領域食品安全問題聯合整治力度。提高糧食收儲質量,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糧食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生產企業等。
風險防控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一環。為此,《規劃》提到,要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對監督管理的科學支撐,加強風險監測和監督管理各環節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和信息共享。面向醫院、學校、托育機構等重點場所,科學布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提升風險監測覆蓋面和問題發現率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