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真金白銀!深圳助企紓困有哪些實招?|余治國觀察

            深圳本周以來,一批助企紓困政策公布,廣大中小微企業迎來“及時雨”。

            “助企紓困”是我國區別于很多國家的顯著制度優勢之一。由于有財政、國有企業、政府決策執行體制等方面的支撐,呈現出手快,力度大和針對性強等特點。

            中央、省、市、區會分別對“符合條件”企業制定階段性扶持政策,各地在層層落實中既有“貫徹執行”,也有“各自發揮”。一般而言,對當地貢獻越大,扶持支持力度也就越大,這符合財政倫理和誰貢獻誰受益的原則。

            就深圳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而言,給人的印象是:反應快、看得準、措施實。

            01

            “反應快”的前提

            是“貼得緊”“情況熟”

            雖然深圳一直堅持“無事不擾”,可多年來市區領導“掛點”“掛鏈”服務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的努力,讓市區各級對轄區企業情況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由于堅定推廣“深i企”等信息化手段,深圳搜集企業需求的效率也大大提升。這也是為什么,深圳能第一時間能抓住主要矛盾,明確發力方向。目前,已搜集訴求中80%集中在成本增加、現金承壓這一塊。

            02

            “看得準”被認為是

            政策有效性的關鍵

            助企紓困不能靠“條數”而要看“療效”。就在政策出臺前夕,深圳市長再次走訪多家工業企業,既是解決問題更在摸清底數。

            走訪中也發現,深圳企業并非單一受到疫情影響,其困難來自于兩個大的方面:

            一是宏觀經濟面的挑戰,比如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能源供應緊張,零部件缺貨,海運效率不暢等外部環境因素;

            二是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比如生產發貨效率,物流成本上升,生產防疫保障,招工難等具體問題。

            記者在一線也看到,深圳一批骨干企業從未停工,很早就在轄區政府支持下采取了圍合管理,不少企業3月份產值產量還增長了20%以上。但也有企業雖然訂單飽滿,還是出現產能無法全功率運行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利潤率不高的加工制造類企業,被上漲的運費等成本吞掉了盈利部分。這些情況決定了深圳的政策要能夠適應差異化需求。

            03

            “措施實”

            是企業期盼的重點

            這里有三個“實”:

            1.把中央和廣東省的政策落得實

            2022年全國兩會上已經公布,全年退稅減稅將達2.5萬億元規模,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再加上廣東省出臺的退減和緩免政策,深圳正在幫助企業把這部分錢先落到口袋里。

            2.在市區財力范圍內的政策給得實

            深圳市區各級財政和市區國有企業都在盡最大努力,幾乎是應免盡免,能緩就緩,能返全返。深圳還呼吁駐深央企、其它省市國企以及社會各類企業,都能參與到同舟共濟的行動中來。

            3.企業的獲得感要實

            深圳實施的“一鏈一策”、“一企一策”、“一廠一策”,既是在幫助大企業“筋強骨壯”,也要為廣大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特別是一部分生活服務類企業,它們長期處于“稅收貢獻不大,管理難度不小,抗風險能力很弱”的處境。但這類企業數量多,就業人口密集,在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方面還挺重要。

            本次很多政策就直接針對這些企業,比如福田就對餐飲企業按照營業額給予最高100萬元的支持,對于封控管控區餐飲門店給予最高2萬元的紓困支持。

            以上政策,詮釋了“真金白銀”幫企業的實質內容。與此同時,深圳還強調了政策的精準直達,每條政策都明確辦理方式,包括“免申即享”、“申請享受、非接觸辦理”、“申請享受、現場辦理”三類。其中,“免申即享”的條款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首席評論員 / 余治國

            關鍵詞: 真金白銀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