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圖/通訊員 陳旭彬
7月14日,經過海上一線作業人員半個月的日夜奮戰,深中通道S05標組織實施的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首片鋼箱梁順利完成101米頂推作業。據悉,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鋼箱梁頂推施工,是國內首次嘗試在開闊海域,超高支墩、超大跨徑、超大噸位鋼箱梁多點同步連續頂推施工,項目將在今年10月底完成全部該區域6片鋼箱梁的頂推施工作業,為伶仃洋大橋順利合龍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進行頂推作業的首片鋼箱梁長約86.5米,重約1200噸。在西錨碇區域鋼箱梁的安裝施工現場,“天一號”起重船依次將6、5、4跨鋼箱梁吊裝至臨時支墩上,建設者反復調整線形并將其焊接連接成整體,再設置前、后導梁,再采用步履式頂推設備,將鋼箱梁整體頂推至設計位置就位。據介紹,現場共投入36套聯動控制系統,帶動72套頂推千斤頂來完成第1片鋼箱梁第一階段頂推任務。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鋼箱梁頂推施工是整座大橋的施工重點、難點。一方面,由于受起重船凈空及現場構造物影響,頂推施工跨徑大、難度大,需要反復調整線位,對線型控制要求高;另一方面,由于鋼箱梁跨度大,受風荷載影響震動幅度大、危險系數高,頂推施工要求精細化作業,必須做到實時監測鋼箱梁關鍵節點應力、精細化調整應變變化。
此外,鋼箱梁的頂推作業環境復雜,作業環境靠近主橋,箱梁高度高,頂推跨徑大導致臨時墩單墩反力達到1000t左右,因此對頂推設備及臨時墩剛度的穩定性設計要求相對較高。
“高溫雷暴天氣也加劇了施工難度,為了保證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區域鋼箱梁順利完成頂推施工,項目部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并增加現場安全員及防護用品等安全措施,在加強防暑、防雨、防滑等安全措施前提下,確保在暴雨等天氣下大橋頂推施工作業的順利完成。”保利長大深中通道S05標項目副總工任亮亮介紹道。
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區域鋼箱梁安裝施工,正在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將在今年10月底完成全部6片鋼箱梁的頂推施工作業。深中通道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成為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直聯通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