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成市民游覽打卡“生態河”
投入60億元打造治污標桿性工程,讓百姓盡享生態福利和財富紅利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俊偉
(資料圖)
“茅洲河又回來了!”2022年7月16日,在茅洲河邊散步時,東莞市長安鎮居民李先生不禁發出感嘆。
一度集“臟亂臭”于一體的“墨水”茅洲河,曾被稱為廣東治水“最硬的一塊骨頭”,如今的茅洲河碧道環繞,水草萋萋,魚翔淺底,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像李先生這樣的市民前來休閑娛樂。
“墨水”是如何消失的?茅洲河的“回家”之路,究竟走了多久?賬本得失幾何?圍繞著這些問題,羊城晚報記者來到東莞長安鎮一探究竟。
六年投60億,啃下治污“硬骨頭”
茅洲河起源于深圳境內羊臺山北麓,干流總長31.3公里,其中界河段11.88公里,流域總面積388.23平方公里,涉及深圳市寶安區、光明區和東莞市黃江鎮、長安鎮。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沿河兩岸經濟發展和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加上排污管道等設施建設跟不上,導致污水大量排入茅洲河內。茅洲河一度成為珠三角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水質長期排在全省倒數第一,是環保治理領域的一塊“硬骨頭”。
怎么辦?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進行系統化治理。為此,深莞兩地聯手,治理也由之前的碎片化治污,轉為全流域、系統性的治理。
東莞對此高度重視,致力于將茅洲河治理打造成一個標桿性的工程,將其水質的改善、沿河風景的改變,作為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展示城市形象和政府治理決心的民生樣板工程。
2018年,東莞市成立了茅洲河整治總指揮部和現場指揮部,由東莞市委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全域啟動大兵團作戰。
“高峰時有299個施工作業面、2000多人同時在茅洲河開展污水管網工程建設。”據長安鎮副鎮長江耀舉介紹,自2016年至今,東莞對茅洲河的整治投入近60億元。
江耀舉的另一身份是長安鎮水污染治理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他同時擔任茅洲河流域綜合整治現場指揮部總指揮。
江耀舉說,茅洲河治理首先要強化污水管網的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系統。找到問題的癥結后,相關工作陸續有序展開。
截至2022年6月底,茅洲河流域共建成污水主干管超31公里、污水次支管近418公里,其中長安鎮建成的截污次支管已達390多公里,黃江鎮建成截污次支管約28公里,實現了污水管網延伸至每個排水地塊。
為確保污水管網系統獨立、健康和暢通運行,長安鎮完成雨污管網錯混接整改3580處。此外,長安鎮對河涌清淤多達60多萬立方米,對3865個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杜絕污水直排入河。
同時,長安鎮補齊治污設施建設短板,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目前,長安鎮已新建2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規模為35萬噸/日。
完成生態修復也是為了推動美麗河岸的建設。以“山水環城”“近水親園”等工程為牽引,長安沿茅洲河干流建設近10公里的碧道和9座主題公園,打造出高品質的美麗河岸。
水清岸綠,釋放生態紅利
東莞深知,一度造成茅洲河治理積重難返的主要因素是企業污染,因此,整治“散亂污”企業就成了打好茅洲河污染治理攻堅戰的重要抓手。
東莞加大對茅洲河流域的環境執法和監管力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決做到鐵腕整治。2018年至今,東莞累計取締關停“散亂污”企業近2300家,整改整治15000多家,切實保障流域的整治成效。
長安鎮茅洲河共和村斷面是屬于國家地表水考核控制斷面,據了解,2021年東莞就已完成省對共和村斷面2022年要達到IV類水標準的考核目標。甚至在2022年1月-6月,共和村斷面的水質就已達III類水。
在巨額投入和鐵腕整治下,茅洲河又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隨著水質改善,一度絕跡的魚蝦重現茅洲河。對生態環境極為挑剔的鷺鳥,如今也成群結隊回到茅洲河岸邊棲息、覓食。
清澈一灣水,清新一座城。茅洲河畔的新民社區也變身美麗的“灣畔”,城市品質實現新飛躍。
茅洲河的“墨水”變成“清水”后,沿河城市建設正釋放出發展的新紅利。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周樹發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隨著茅洲河治理成效凸顯,2021年,新民社區總收入達1.2億元,而治理前的2015年,該社區總收入僅5200多萬元。
“以前河水黑臭,污染嚴重,企業不愿來,來的也就是些小型加工企業,租金比較低。”周樹發一語道破其中玄機,“現在環境好了,高端制造業和項目爭相落戶,光上市公司就有三家,村民分紅也從過去一萬多元漲到現在四萬多元。”
“水清清,月兒明,唱歌給那魚兒聽……”最近上演的長安原創兒童音樂劇《你好!茅洲河》這樣描述孩子們眼中的茅洲河。
看得見的財富紅利和感受得到的生態福利,如今正在茅洲河兩岸述說著它們精彩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環球信息:東莞茅洲河的“回家”之路 走出了系統性治污新經驗
茅洲河成市民游覽打卡“生態河”投入60億元打造治污標桿性工程,讓百姓盡享生態福利和財富紅利文 圖羊城晚報記者王俊偉“茅洲河又回來...
環球熱資訊!共享充電寶問題不少 深圳全國率先開展消費監督
共享充電寶存在的種種不合規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熱點視覺中國供圖一年內接到投訴2220宗,涉及“街電”等5個品牌羊城晚報訊記者馬燦報道:...
每日關注!廣東調整文物機構配置 15個地市已設文物局
羊城晚報訊記者文藝、通訊員粵文旅宣報道:據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消息,廣東省編辦批復同意佛山市等10個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加掛市文物...
焦點!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抽檢3137批次雪糕產品 廣東檢出不合格雪糕3批次
上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抽檢3137批次雪糕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15批次羊城晚報訊記者許張超、丁玲報道:7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
當前頭條:上半年廣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萬元
同比增長4 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 7%羊城晚報訊記者陳澤云、通訊員粵調報道: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
世界簡訊:廣東檢出3批次雪糕樣品不合格,選購時要注意這些→
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許張超丁玲7月1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入夏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雪糕等冷凍飲
最新消息:“南海I號”考古新發現 或將推動“海絲”申遺
南海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出土的各式器物佛山祖廟博物館供圖文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文藝圖 受訪者提供作為廣東人最熟悉的一條古船,“南海I...
通訊!孝老愛親張利銀:38年悉心照顧殘疾小叔子
張利銀受訪者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文通訊員許夢儀張學怡清遠市清城區東城街道平安社區居民張利銀,原本有一個幸福和睦的七口之家,...
環球關注:6月廣深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漲幅分別為0.3%和0.2%
羊城晚報訊記者陳澤云報道: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
【天天播資訊】廣東今年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寄出 華工數學強基班迎來“開門紅”
華工錄取通知書內的四聯小型郵票通訊員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亮實習生劉芳樺通訊員華軒“同學,你有一份華南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一帶一路·陜西2022咸陽中國杯城市定向賽親子分站賽歡樂開賽
7月16日,一帶一路陜西2022咸陽中...
世界速看:【在希望的田野上】足不出戶“玩”貴州?看鄉村推薦官杜富佳如何“帶貨...
炎炎夏日,你想足不出戶領略西部美...
今日熱議:【在希望的田野上】重慶永川:讓山村更美 讓村民更富
“來!來!來!往里坐,嘗嘗我們這兒...
當前要聞:總臺專訪丨菲律賓專家:美國是造成全球危機的罪魁禍首
當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多個國家都...
世界百事通!大山里的“陶藝村”:用藝術為鄉村振興賦能
這是7月13日拍攝的“洛陽三彩陶藝...
焦點精選!美國反控槍議員克魯茲攤上事!52輛校車擺成一把"槍" 堵在家門口
美國反對控槍議員家門口被52輛校車...
全球新消息丨全國碳市場啟動一周年 | 從關鍵數據看促企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成效
央視網消息:全國碳市場是落實碳達...
世界快播:打出“組合拳” 天津上半年工業運行反彈勢頭明顯
最新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
快消息!多國專家:美國通脹和激進加息危害巨大
多國專家表示,美國通脹走高促使美...
全球速看:“清涼驛站”為高溫工作者帶去“清涼”
“最近這天氣也太熱了,我中午做完...
全球熱資訊!高溫下勞動者特寫:為千家萬戶,他們默默堅守
連日來,南方大部地區出現高溫天氣...
速看:戰高溫 | 90后“女漢子” 井下“汗衛”夏日供電
入夏以來,福建泉州氣溫持續攀升,...
全球快報: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 | 曬得燙手的鋼筋 他們每天要扎近千根
入夏以來,浙江省氣溫節節攀升。在...
天天看點:科技助力夏季田間管理 黑龍江夯實豐收基礎
央視網消息:俗話說:“三分種,七...
環球觀速訊丨新聞特寫丨炎炎夏日 “蚊蟲王國”里的熱血青春
戍邊民警和蚊蟲“斗智斗勇”剛剛蚊...
通訊!孝老愛親張利銀:38年悉心照顧殘疾小叔子
張利銀受訪者供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
環球關注:6月廣深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漲幅分別為0.3%和0.2%
羊城晚報訊記者陳澤云報道:7月15...
【天天播資訊】廣東今年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寄出 華工數學強基班迎來“開門紅”
華工錄取通知書內的四聯小型郵票通...
【全球報資訊】“粵公平”平臺上線 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一張網”
羊城晚報訊記者沈釗、通訊員粵政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