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世界快消息!“一區、三軸、一環”,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定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杭瑩

            8月17日,記者從廣州市發改委處獲悉,由廣州市發改委和佛山市發改委共同編制的《廣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

            在深入開展前期研究基礎上,《規劃》從國家、大灣區、省、市層面對廣佛同城化空間新格局提出了四大定位:國家新發展格局的戰略節點、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極點、省“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城市間高質量同城化發展的示范區,明確了到2025年的同城化發展目標,提出著力打造“一區、三軸、一環”的同城化空間格局。


            (資料圖片)

            《規劃》稱,到2025年,廣佛地區經濟和人口承載力明顯提升,全域同城化實現新跨越,繼續在全國同城化實踐中走在最前列。

            廣佛全域同城化空間格局圖

            打造“一區、三軸、一環” 的同城化空間格局

            根據《規劃》,“一區、三軸、一環”分別為南北向的廣佛全域同城化引領區、東西向的廣佛全域同城化發展軸和廣佛全域同城化聯動發展環。

            其中,“一區”指沿兩市197公里南北邊界線,高水平共建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包括“廣州南站—佛山三龍灣—荔灣海龍”先導區和“荔灣—南海”“白云—南?!薄盎ǘ肌薄澳仙场樀隆钡人膫€試驗區片區),加快探索試驗區邊界去行政化,引領帶動廣佛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三軸”為根據發展現狀和資源稟賦,依托廣佛同城化發展脈絡及功能布局,著力打造三條功能定位清晰、要素流動順暢,內接外聯、各有側重的東西向同城化發展軸。中部核心發展軸自西向東串聯佛山禪城、南海,廣州荔灣、白云、越秀、海珠、天河、黃埔,將聚焦總部、商貿、文化、金融、醫藥健康等核心功能,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顯著提升城市形象、品質、能級,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廣佛國際都會區。

            南部新興發展軸基本走向為佛山三龍灣(包括南海、順德)—番禺、南沙。該軸線坐擁亞洲最大的高鐵站——廣州南站,將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包括總部、消費、專業服務業等),以廣州長隆等為載體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依托南沙科學城、廣州大學城—國際創新城、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打造廣佛科技合作高地。

            北部綠色發展軸基本走向為三水—花都—從化—增城。將著力構建廣佛北部生態屏障,打造生態文化旅游集聚區;落實推廣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先進經驗,高水平建設特色小城鎮,持續優化城鄉發展格局;有序發展汽車等先進制造業,打造廣佛北部制造業基地。

            聚焦五大領域重點任務,共促合作共贏的創新驅動發展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廣佛全域同城化主要聚焦共建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共促合作共贏的創新驅動發展、共筑協作互補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塑綠色低碳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共享優質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務五大領域重點任務。

            共建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網絡。包括搶抓交通強國建設機遇,統籌提升交通、信息、能源、水利基礎設施同城化水平,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協調配套、高效便捷、城鄉共享、支撐有力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持續提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廣州站、廣州南站、佛山站、佛山西站、廣州港等重大樞紐功能和樞紐之間的便捷聯通性,加快推動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建設,高標準打造暢通廣佛、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網絡。打造智慧城市,深入實施數字中國戰略,堅持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以數字新基建、經濟數字化帶動生活、治理數字化。

            此外,還要推進能源領域協同發展,推進廣州開發區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建設,加快佛山國家氫能產業示范區籌建,共同推進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生產平臺、氫燃料電池及相關零部件產業化生產平臺、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平臺等。推進500千伏楚庭第二通道工程,提高廣州南部與佛山東部電力相互支援能力。

            共促合作共贏的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包括充分發揮廣州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創新資源集聚,以及佛山制造業發達、創新需求巨大的互補優勢,推動形成“廣州創新大腦+佛山轉化中心”區域創新發展格局。高標準建設廣州“一區三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南沙科學城、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和佛山“一區一園一城”(佛山國家高新區、佛中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三龍灣科技城),依托廣州南站片區、荔灣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區、東沙片區及佛山三龍灣科技城,共建廣佛科技創新產業示范區,打造更利于廣佛創新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深度融合、集聚發展的創新廊道和生態圈層。

            現代產業體系則是立足廣佛產業比較優勢,強化產業分工和產業鏈共建,共同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深入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等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切實引導支持相關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突破提升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產業基礎能力,構建特色鮮明、協同互動、基于產業鏈分工的聯動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規劃》稱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鼓勵開展數字化流程再造、智能化轉型、服務型制造等,不斷豐富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培育壯大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線上辦公等線上服務新模式。著力推動軌道交通、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數字創意等廣佛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現代服務經濟中心。

            《規劃》將生態優先理念貫穿于全域同城化建設全過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打造全省生態文明共建示范區?;凇吧剿翘锖!弊匀毁Y源本底,進一步強化對廣佛自然山水格局的維育,加強兩地各類生態資源的有機鏈接,建設一體化生態網絡空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推動碳排放達峰,加快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鼓勵倡導綠色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優質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務領域,《規劃》提出要進一步推動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高水平供給,強化社會保障接軌和社會治理聯動,更好滿足廣佛兩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教育特色化、優質化、均衡化發展,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教育合作,攜手打造教育高地。發揮廣州優質醫療資源集聚優勢,加強對佛山的輻射和服務,加快推動區域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醫療衛生合作,保障廣佛人民生命健康。以傳承、弘揚、活化嶺南文化為主線,進一步加強廣佛文化交流往來,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實現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強化就業優先,攜手完善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體系,使兩市人民獲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規劃落實機制、凝聚發揮各方力量等三個方面提出措施,通過分解任務、抓好督辦、開展評估等,對規劃順利實施予以保障。

            成立廣佛聯合規劃委員會

            立足廣佛同城化十余年堅實基礎,《規劃》堅持打造廣佛極點目標導向,謀劃打造大灣區交通、創新、產業中心,提出了加強白云國際機場與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協同聯動,將佛山西站納入廣州“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積極參與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共同打造先進裝備制造、汽車等萬億級產業集群等一系列重大舉措。

            《規劃》堅持將廣佛兩市進行整體規劃,立足于兩市全域,提出打造“一區、三軸、一環”的空間格局,并提出成立廣佛聯合規劃委員會,構建“一張網、一張票、一座城”廣佛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共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任務,整體謀劃推動“十四五”廣佛同城化發展。

            廣佛同城化具有內生驅動、市場主導、自下而上的顯著特征?!兑巹潯穲猿质袌鲋鲗У娜蛲腔l展路徑,在加強政府引導的同時,更加注重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保障和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秩序,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兑巹潯诽岢龅臉嫿ǜ偁幱行虼笫袌?、在問題協調中引入利益補償機制等舉措,均體現了市場主導的思路和原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州南站 基礎設施 公共服務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