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熱點!搭乘RCEP和預制菜東風 潮汕特色美食香飄海外

            海關關員到潮式月餅生產企業開展現場監管

            搭乘RCEP和預制菜東風,一批批潮汕特色美食品牌紛紛開拓國際市場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汕關宣


            (資料圖)

            一口家鄉味,幾許鄉思情。潮汕菜是潮汕文化的精粹表達,也是海內外潮人舌尖上的鄉愁記憶。近年來,搭乘著RCEP(即《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和預制菜東風,一批批潮汕特色美食品牌紛紛開拓國際市場,各式各樣的潮汕風味食品走出了“國際范”。

            潮式月餅登上海外餐桌

            臨近中秋佳節,應節食品月餅也迎來了生產加工和出口的旺季。在潮汕地區,一塊塊新鮮出爐、獨具潮汕風味的潮式月餅,把大街小巷的節慶氛圍渲染得日益濃厚。

            潮式月餅,又稱“朥餅”,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是眾多潮汕家庭中秋節賞月品茗時的必備美食,也是許多潮汕兒女關于家鄉最美味的記憶之一。

            “近年來,在堅守潮式月餅傳統技藝的同時,我們也推出了僑、潮等多個文化主題系列產品,從口味、包裝、銷售等,圍繞潮汕特色開發出多種品類。”廣東榮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維雄向記者介紹說,“萬千潮人,一半在國內、一半在海外,僑就是汕頭的特色,這幾年我們一直努力打造一款僑主題產品,借由‘朥餅’這個載體講述潮汕的僑故事。”

            日前,經汕頭海關所屬澄海海關檢驗檢疫合格,汕頭市蘇南糖果廠有限公司生產的670箱潮式月餅也順利出口新加坡。據悉,這是汕頭潮式月餅首次出口新加坡。“我們對后續拓展訂單很有信心。”汕頭市蘇南糖果廠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永明說。

            “世界鵝王”邁向國際市場

            在潮汕人的宴席上有句俗語——“無鵝不成宴”。以獅頭鵝鹵制為特色的鹵鵝美食正在成為潮汕文化的一個符號。在汕頭,獅頭鵝飼養主要集中于澄海區,是當地農業特色品牌。去年12月,汕頭澄海獅頭鵝預制菜順利實現首次出口,開始了大步邁向國際市場、“闖”世界的征程。

            記者日前走進廣東熙望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陣陣鹵香撲鼻而來,一只只鹵水獅頭鵝油亮肥美。該公司主打的“物只鹵鵝預制菜”不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地市民的餐桌上,而且借助豐富的華僑華人資源和緊密相連的海外市場,鹵鵝預制菜日益香飄全球。“我們的鹵鵝預制菜產品深受海外僑胞、外國友人的喜愛,出口已經是常態業務了。”上述公司外貿出口業務經理楊卓麗說。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首次出口以來,經汕頭海關檢驗合格,已經有1.2萬公斤鹵制獅頭鵝順利出口。

            除了特色鹵制品美食外,潮汕地區的水產品、農產品、傳統食品、小吃等極具地域特色,獨具風味,深受海外市場歡迎。汕頭濠江區正努力打造成為潮汕預制菜發展先行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濠江主要水產企業出口至RCEP國家貿易額2654萬元。其中,作為濠江水產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牽頭實施主體的冠海水產,其水產品更是遠銷18個國家及地區,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華僑華人品嘗到潮汕風味。

            綠色通道助力一路鎖鮮

            如何保障出口的預制菜風味,同時保障海內外市民舌尖上的安全?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除了各生產企業的預制菜保鮮技術研發和攻關外,保障進出口順暢同樣十分重要。

            對此,汕頭海關開展了“農食產品通關綠色行動”,設立進出口農食產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行“5+2”全天候預約查檢預約通關,疊加優先查驗、快查快放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全力保障農食產品安全便利通關。

            “生產好的牛肉丸在冷凍狀態下保質期只有7天,海關‘綠色通道’實現全程‘零延時’‘零滯留’,最大化保證了產品風味。”汕頭市澄海區潮實速凍食品廠經理張傳杰說。

            據悉,今年以來,澄海海關深入汕頭市金平食品商會、潮汕各地企業開展調研29次,就擴大水產品、鹵制獅頭鵝、牛肉丸等特色農食產品出口,聽取企業發展訴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6個。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綠色通道 汕頭海關 潮汕風味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