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們,我在祖國大陸最南端徐聞,我身后就是水果分選線,農民伯伯剛摘下菠蘿第一時間就送到倉里。”9月22日,廣東農墾集團與阿里巴巴共建的阿里數字鄉村徐聞產地倉(簡稱“產地倉”)迎來了第一場豐收節原產地直播。這是阿里巴巴助力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之一。
廣東徐聞是廣東農產品“12221”的策源地,經過四年的探索與實踐,徐聞菠蘿營銷成效顯著,產值逐年攀升。產地倉以數字化供應鏈和數字化銷售為菠蘿產業提質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資料圖】
徐聞90后新農人魏仕旗認為,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為創業者指引了方向,產地倉的建設則極大程度解決菠蘿供應鏈建設和銷售問題。據介紹,產地倉自上半年建成以來,發出菠蘿超9萬單,直供盒馬、大潤發的菠蘿超150萬斤。
淘寶主播在阿里數字鄉村徐聞產地倉內直播賣徐聞菠蘿。
菠蘿的海“上倉”,助力徐聞菠蘿銷往全國
“我一開始做的是生鮮電商,現在的重心慢慢轉移到菠蘿加工上來,今年主推鮮切小菠蘿。”魏仕旗介紹。大學畢業后,魏仕旗在廣州事生鮮水果電商,2018年,在父親的號召下返鄉創業賣菠蘿。“鮮切小菠蘿”也正是他在這過程中發現的新機遇。
“以前每畝地可能要扔掉上千斤小果,現在我們專門收購小菠蘿,加工成鮮切小菠蘿賣到盒馬鮮生、大潤發等門店。”魏仕旗說,今年菠蘿銷量更好了,帶動周邊果農每畝地增收近2000元。
談起自己的“菠蘿經”,魏仕旗認為,如今鄉村缺的并非好產品,而是供應鏈能力和銷售渠道。廣東農墾和阿里巴巴合作開設的產地倉可以很大程度解決這些問題。
據了解,產地倉依托智能化分選系統,高效率、高標準完成農產品預冷、分選、分級包裝、農藥殘留檢驗檢測等采后商品化處理工作,推動菠蘿全產業鏈高效對接產地和零售終端。
得益于產地倉的基礎設施建設,魏仕旗的菠蘿對接到更廣闊的大市場,倉儲及物流成本也下降了不少。返鄉4年來,魏仕旗光菠蘿就銷售了330萬斤。今年,他還開始研發菠蘿切片、菠蘿預制菜等新品。
徐聞90后新農人魏仕旗。
1
數字化供應鏈,建成產地倉升級產業
在徐聞產地倉,一顆顆菠蘿正在通過數字化智能分選線,根據大小、外表、糖度、等指標進行分選分級,經自動化打包后發向全國。
阿里巴巴徐聞產地倉內的數字化智能分選線正在分選菠蘿。
這是廣東首個集菠蘿交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產品物流貿易綜合體,包含大數據中心、智能產地倉、冷鏈等板塊,為當地農民提供公共服務,可實現物流成本降低20%。其中,基于產地倉的數字供應鏈是廣東農墾與阿里合作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12221市場體系指導下,阿里巴巴數字鄉村事業部持續深耕徐聞,助力徐聞菠蘿高質量發展,建好“1”個大數據平臺是落實“12221”市場體系建設的關鍵。阿里巴巴數字鄉村事業部華南區域經理舒心介紹,“我們建起的徐聞菠蘿大數據數智指揮中心可以從市場消費者、商家、產業結構、品牌建設等方面提供重要產業升級決策指導,從而為徐聞菠蘿產業提供更精準的大數據支持。”
大數據應用具備定位核心消費人群、分析消費地區及消費者購買關注點等功能,可以為網貨采收、分級、包裝及渠道等標準的確立提供參考。
提及徐聞菠蘿品牌建設,舒心表示,“在銷售端,我們通過阿里平臺洞察市場,為‘徐聞菠蘿’提供產業結構、品牌、商家、消費人群的數據分析及指引;在產地端,我們共同制定品牌標準,以品牌建設帶動徐聞菠蘿產業發展。”
阿里巴巴徐聞產地倉內部俯瞰圖。
從餐桌到土地,打通產供銷全鏈路
在湛江遂溪,近千畝火龍果沐浴在燈光下,顯得格外璀璨。這批火龍果將在成熟之后銷往阿里巴巴旗下盒馬、大潤發、淘菜菜等平臺。
夜間火龍果海璀璨奪目。
“火龍果一年可以收獲6-7季,通過補光技術,實現每年收獲12季以上。”湛江農墾廣前名優公司總經理黃所介紹。但傳統銷售渠道不穩定,豐產并不意味豐收。
廣東農墾與阿里巴巴數字鄉村的合作開展火龍果直采模式,打通了遂溪火龍果從產地到終端的銷售渠道。黃所表示,“通過徐聞產地倉對接到淘菜菜的價格比以前高不少,而且長期采購協議讓我們心里更有數。”
阿里巴巴正以數字技術打通“研、產、供、銷”全鏈路,探索農業現代化的數字技術新路徑。暨南大學僑鄉治理與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義強教授認為,阿里巴巴數字鄉村是從消費端需求出發,以數字化鏈接供應鏈各環節,致力于探索一個可行性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標準化的產品。
華南農業大學數字鄉村研究院副院長易法敏在走訪時表示,“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阿里巴巴從農業產業鏈發展短板處切入,通過提供數字技術綜合服務,深入產業鏈全鏈條,開展各種景化的數字化創新探索,推動數字化從消費端的‘餐桌’來到產地端的‘土地’,為農業全產業鏈創造價值增值。”
【作者】黃楚璇
【圖片】受訪者供圖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