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著名科學家顏寧擬到深圳創立醫學科學院:“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欖枝,簡直是一拍即合”

            顏寧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深圳是夢想之都,我要在這里實現自己的下一個夢想。”11月1日,正值第六個“深圳人才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發表演講時透露,將辭去普林斯頓大學教職,擬全職回國到深圳創建一所具有科研轉化、學生培養、經費資助等若干功能的新型研發機構——深圳醫學科學院。

            再次感受到

            追夢的興奮愉悅

            顏寧于2007年受聘于清華大學,曾是“清華最年輕教授”。2017年,她受聘于普林斯頓大學,成為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顏寧表示,在清華和普林斯頓任教,是她人生的前兩個夢想,在深圳,她將努力實現第三個夢想。

            “我想,經過了過去幾十年的積累,可以去打造一方平臺,去支持更多優秀的學者,應對人類面對的各種健康威脅,做出真正原創性的突破,回饋社會。而就在此時,深圳向我伸出了橄欖枝,簡直是一拍即合。我又一次強烈感受到了那種向著夢想努力的興奮和愉悅。”顏寧說。

            更愿稱深圳為

            一個夢想之都

            顏寧說,深圳是一座年輕、朝氣蓬勃、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她坦言,最開始也有擔憂,“聽說深圳有個別名叫‘卷都’”。但來到深圳后,顏寧打消了這個顧慮。她說:“周末可以在馬巒山爬山,去茅洲河劃船,在醇香的咖啡中、精美的甜點旁邊安靜地讀書……我更愿意稱深圳是一個‘夢想之都’。”顏寧表示,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醫藥的版圖上,深圳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我們希望深圳醫學科學院不僅能夠產生若干原創的科研突破,還能去探索一個科學合理的機制。在保障科研人員術業有專攻、專注科研的同時,有效幫助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顏寧說。

            力爭本世紀中葉成為

            全球著名醫學研究機構

            深圳市政府公報印發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透露,深圳醫學科學院由市政府設立,登記為市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理事會是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決策機構;院長是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會聘任,實行任期制。

            《方案》提出,深圳醫學科學院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以深圳醫學科學院為中樞和橋梁的深圳醫學科技協同創新共同體基本建成,部分重點領域研究取得進展,針對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術獲得階段性突破;到2035年,在醫學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制度安排、規則對接方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到本世紀中葉,深圳醫學科學院成為全球著名醫學研究機構,粵港澳大灣區醫學科學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全球卓著。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深圳醫學 一拍即合 羊城晚報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