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廣州海珠核心封控區網格員的忙碌一天|戰疫影像日志-修改,時長共2分45秒)
(資料圖)
11月19日上午11時許,身穿“白色戰袍”的劉海波抱著一個紙箱,從巷子里的一間臨時辦公室出發,在逼仄的城中村中快步穿梭。十分鐘后,他抵達目的地——一家制衣廠的職工宿舍,給住戶送上口罩、醫用消毒液和中藥湯劑。
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的閆冉(中)與康鷺片區第十二網格廣汽黨員突擊隊隊員馮漢星(左)為片區的群眾進行核酸采樣。
“在封控區運送物資,速度是一個關鍵詞,我們做到快速響應,就是對住戶的一種心理支持。”話音剛落,劉海波又接到了新任務。連續幾趟下來,他有些氣喘吁吁。
劉海波來自廣汽研究院試制工程部,是廣州市海珠區康鷺片區第十二網格廣汽黨員突擊隊的一名小隊長。11月15日,由廣汽集團不同崗位的黨員、青年員工組成的一支黨員突擊隊,進入康鷺片區第12網格。
一名陽性患者自行下樓,想要離開,康鷺片區第十二網格廣汽黨員突擊隊隊員們上前勸阻。
入戶走訪、摸排信息、卡點值守、隔離轉運……突擊隊奔走在一線,協助街道社區做好防疫工作。“這一批114名隊員中,黨員占比達六成,其他不少是入黨積極分子,他們以平凡舉動傳遞溫暖和力量。”康鷺片區第12網格網格長陳文彧說。
康鷺片區第十二網格廣汽黨員突擊隊隊員劉洋走遍五十個樓棟,繪制出清晰明了地形圖,指引網格員上門服務。
3個中隊,24小時值守
康鷺片區第12網格在地理上成長條狀,約有居民1600人。其中,三分之二住戶集中分布在幾條窄巷中,人口密度大,而且外來務工人員占比較高。
陳文彧介紹,第12網格多城中村,大部分樓棟沒有安裝電梯,網格員需要每天在不同樓棟里爬樓梯上下,加之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對體力和耐力是不小的挑戰。
劉洋用繪制的地圖指引同事運送物資。
康鷺片區第12網格廣汽黨員突擊隊114名黨員突擊隊分為4個中隊,其中3個中隊分別負責值守早中晚三班,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以便響應對接居民需求,另外1個中隊負責夜間巡查和環境消殺等工作。
城中村逼仄的握手樓下,網格員們在給片區居民核酸采樣。
用心用情解決急難愁盼事
“準備做核酸了,起床了!”19日上午10時,黨員突擊隊隊員馮漢星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醫生閆冉一起“掃樓”,挨家挨戶通知做核酸。“這些住戶很多是附近制衣廠、服裝廠的工人,習慣了上夜班,養成白天睡覺的作息,喊他們做核酸,有時需要敲門5分鐘。”他說,別看“掃樓”就是敲門和喊話,其實是個體力活,幾個小時跑下來,已經累得腿脹腳酸,但隊員們都咬牙堅持。
第十二網格片區內的外來務工人員接受核酸采樣。
“疫情發生以來,居民的日常生活難免受影響,每天都會有居民需要緊急就醫、缺少物資等各種問題,我們時刻關注,努力解答好、解決好。”黨員突擊隊第一中隊中隊長鄒立認為,在這特殊時期,最重要的就是收集居民需求、安撫街坊情緒,用心服務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事,同時協助開展防疫政策宣傳,讓他們安心。
往日嘈雜的康鷺片區格外安靜。
“家里如果有孕婦、嬰兒、獨居老人等幾類特殊人群,我們會做好登記,把訴求轉告給相關部門,并在黨員突擊隊中指派專人跟進。有些居民面臨基本生活物資和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不足問題,我們會和公司后方團隊聯系,及時開展相應物資采購和調配。”鄒立說,對于網格內居民反映的問題,黨員突擊隊會根據上級指示和標準作業流程,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其中,對于醫療護理、特殊污染源處置等專業事項,會強化和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推動解決問題。
【視頻/圖片】張由瓊
【文字】龔春輝
【剪輯】楊奇
【設計】譚唯 潘潔
【校對】牟元凱
【審核】曾強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