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啦!”11月28日上午,康鷺片區正式啟動首次大規模疏解,組織在6個崗口用29輛車閉環將符合“3+5+3”條件的近1300名群眾閉環轉運至廣州南站疏解返鄉,其中,第一網格當天(截至18日14時30分)轉運654名。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康鷺片區第一網格預計有654位附合條件的居民可以疏解返鄉。
居民均收到一份“關于解除居家健康監測的通知書”以及一張價值300元的購物卡。回家的路充滿了激動與期待,不少人表示“通宵沒睡著”,有的說要等到真正上車才感到踏實,有的則計劃盡快和女朋友團聚。一致的是,無論是工廠老板還是普通務工人員,“再來廣州打拼”的態度非常堅定。
(資料圖片)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疏解返鄉的居民會領到政府送的一張價值300元的購物卡和解除居家健康監測通知書。
準備:充分尊重本人意愿
“3+5+3”是指只要滿足“所在樓棟連續3日無新增病例,持續5天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健康碼綠碼”等條件的人員,接受3天集中健康監測后,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條件下,可閉環轉運到市內或市外目的地。
康鷺片區第一網格網格員劉兆琪表示,十余天前已經將有關疏解的消息通知到網格居民,居民在填寫信息時比較喜悅,但存有一定疑慮,“他們不知道這個方案能不能真正執行下去,擔心最后一天都走不成,總體上是很歡迎的。有個別特殊人群可能行動不方便,或者長期在廣州扎根了,所以不想參與到這次疏解中。總之,我們會充分尊重他們的意愿”。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符合“3+5+3”條件且有返鄉意愿的居民正在辦理疏解手續。
據介紹,該網格居民2000多人中,有800多人符合第一批次的疏解條件。為將外溢風險降到最低,11月27日上、下午,網格員協助醫務人員為相關居民各做一次核酸采樣,且必須把樣本送到兩個不同的核酸檢測機構,以保證結果的完整性、正確性。“我們利用兩三天的時間,準確排查人員信息,但是如果某一棟樓最近發生陽性病例,那只能‘拔樓’了,不會進入這一批次的疏解名單。這幾天我們的工作時間長了、工作強度會提高。”劉兆琪說。
同時,居民收到的“關于解除居家健康監測的通知書”要求:一、居民返程后自覺遵守目的地防疫要求,配合當地政府、社區落實防疫措施;二、在乘坐大巴前往廣州南站、搭乘高鐵等長途交通工具前,請分別做一次抗原檢測(共做兩次抗原檢測),若檢測結果為陽性,請按照防疫要求告知工作人員,立即終止行程。
現場:居民與網格員互相鼓勵
上午9時左右,來自越秀集團的網格員爬樓梯挨家挨戶敲門,核實居民身份,發放一張政府贈送的價值300元的購物卡,囑咐他們收拾行李、穿好一級防護服下樓按指引排隊等候。記者留意到,許多居民多半來自湖南、江西、湖北、廣西等地,基本提前做好了準備,打包好了衣物與食品,有人表示“興奮得一夜沒睡”。有人說,今天比以往早了兩個小時起床,“這些天一睜開眼就是看綠碼”。疫情期間他們始終嚴格遵守防疫規定,才得以保持健康,并最終迎來“出村”的這一天。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返鄉的居民登上大巴出發去廣州南站。
他們隨身帶的行李不算特別多,或手提或肩扛,攜老扶幼,隊伍秩序井然。從樓下到上車點不足一公里,上車前,網格員需要再次核驗身份、清點人數。一位77歲的阿婆腿腳不便,兒子堅持背著她往前走,每走一段便歇一陣。網格警長謝宜主動上前把阿婆背上了車,安頓好之后,雙方互相豎起了一個大大的拇指以示鼓勵。“我們盡量把好政策落到實處,把好事做好,協助他們安全轉移,讓他們平安回家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疏解返鄉的居民在大巴上向工作人員“比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個多月以來,居民和網格員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其中,第一網格的一位居民向“大白”網格員手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說:“大家都知道我們因疫情回家的渴望,白衣天使一直給我們鼓勵和安慰,把一個個好消息帶給我們,千言萬語無法表達,也叮囑你們保護好自己,勝利而歸。”對此,網格員有抑制不住的開心:“居民的生活狀態在鼓舞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想到這一點,我們的干勁更足了。”
未來:還會到廣州打拼
盡管歸家心切,但多數居民還沒有把好消息分享給老家人,“那邊都很歡迎我們,說會接待好,但我現在還沒敢告訴老人和孩子,等到真的上車時才給他們打電話。”周先生說。他計劃先回到湖北荊州,等到在老家隔離完以后,決定好好陪陪家人、過個年。
圖說:2022年11月28日上午,小朋友拉住媽媽的手踏上返鄉之路。
來自湖北仙桃的趙先生來廣州打拼20多年了。在鷺江村的一個制衣廠里,他和妻子都是技術工人,一個月沒開工,心里有點慌,但已經和老板初步商量過,希望待疫情散去時再來廣州發展,“如果這里需要,我一定還是會來的。因為上有老下有小,掙點錢、有收入才安穩”。
“感覺像做夢一樣,卻很真實”,對未來抱有期待的還有“00后”楊玉成。2019年,他高中沒畢業就從湖南衡陽到鷺江一家布行工作,平時負責運貨,一個月能賺五、六千元,“挺滿足的,時間還自由”。他在工作之余喜歡散散步,這次返鄉之后打算多去公園走走,“太久沒出來了,想呼吸新鮮空氣”。不久前,他交了一個女朋友,沒想到疫情就來了,“她住在白云區,等解封后我會爭取盡快來廣州,等到明年和她在一起上班”。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曾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欒曉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