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南方快評|非接觸不扎堆,線上診治顯成效-播資訊


            (相關資料圖)

            12月6日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呼吁市民近期如有非緊急就醫需求,宜優先選擇互聯網醫院或就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線上診治是對線下醫療的補充,有助于織密防疫安全網,體現了科技在資源調配上的賦能支撐作用。

            12月5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337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當前疫情依然多點、多面、多鏈,維持局部聚集與點狀散發并存狀態。在抗擊病毒的過程中,保護市民生命健康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不可因畏懼疫情而忽視了患者診治基礎病的需求,更不可讓民眾因醫療擠兌而耽擱了就醫的最佳時間。

            面對這樣的目標,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得當的調配就顯得格外重要。對于那些有非緊急就醫需求的市民來說,選擇線上診治既方便了自己,又為危重急病患者打開了一扇關愛之門。一方面,互聯網醫院無需實地到訪,降低了在現場感染病毒的風險;另一方面,互聯網線上診療,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也為一些重癥病患和門慢患者,提供了網上就醫的便利,也能緩解線下醫院的擁擠狀況,把資源留給最有需要的人。

            如今,廣州線上醫療服務已日臻完善,市民們無須擔心其質量、效率與現場診療脫節。10月20日以來,廣州地區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27.07萬人次,開具電子處方1.53萬張,治療藥物通過快遞等全部寄達患者手中。相關醫療機構應再接再厲,充分發揮遠程接診、非接觸、不扎堆等優勢,保障線上號源充足、醫務人員在線、規范化接診,完善藥品配送機制,最大限度為市民提供方便安全的服務。(李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的情況下 醫療機構 交叉感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