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粵文旅宣
圖/通訊員提供
【資料圖】
1000余場基本陳列展覽;近200場迎春臨時展覽;300多場豐富多彩的新年文化活動……兔年新春即將到來,廣東全省377家博物館奉上春節文化盛宴,讓市民觀眾在博物館里過大年,度過一個“揚眉兔氣”、年味十足的新春假期。
“行運到花街”展覽現場
迎春主題展覽年味濃厚
迎春主題的展覽中,有廣東省博物館的“年畫里的中國”展覽、深圳市南山博物館的“財神道——中國祈財民俗文物展”和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的“大展宏兔——石灣賀年生肖陶藝巡回展”等。
其中,“年畫里的中國”展覽云集300余件來自河北、天津、濰坊、廣東佛山等地的特色年畫藏品,為觀眾帶來吉祥喜慶的美好祝愿。同時,廣東省博物館與廣州非遺街區(北京路)共同打造聯動展覽“行運到花街”,帶來“行花街、看年畫、賞非遺”全新體驗;還聯合廣州地鐵在多條路線公共空間上展出年畫,讓乘客在新年出行路上,也能感受到新春佳節的濃厚文化氛圍。
“大展宏兔”展覽現場
“財神道——中國祈財民俗文物展”呈現中國傳統祈財民俗的起源與發展。“大展宏兔——石灣賀年生肖陶藝巡回展”展出由國家級、省級陶藝美術大師精心制作的兔子陶塑精品60件/套。
多場重磅大展登場賀歲
全省377家博物館還有一系列其他主題的重磅大展登場賀歲。
其中,廣東省博物館“一眼千萬年——世界琥珀藝術展”“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正在熱展。七百余件琥珀礦石、蟲珀、植物珀、琥珀雕件、飾品以及琥珀有關的文物、藝術品等,配合動植物標本,為觀眾帶來一場集遠古遺存、自然科學和現代藝術的視覺盛宴。“焦點”展是廣東省博物館“中國外銷畫”藏品系列近20年征集成果的首次集結展出,全景式解讀中國外銷畫。
“字里春秋”展覽現場
南越王博物院新展“字里春秋——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展示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文王墓出土的帶字文物,兼有嶺南地區同時期的相關發現。展覽展出文物240件(套),其中被譽為“嶺南第一簡”的南越木簡,是自出土以來首次公開展出,觀眾將能親眼目睹這批兩千余年前珍貴的南越文書。
深圳博物館推出“澄凝灼爍——絲綢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藝術”展覽,薈集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珍藏的古代玻璃器共325件/套,呈現出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玻璃文化的多姿多彩。珠海博物館推出“薈萃交融——龜茲石窟壁畫里的古絲綢之路民俗風尚藝術展”,展出壁畫類展品39件、民俗類展品20件、龜茲服飾照片13張,帶領觀眾夢回異域風情的龜茲古國。
此外,廣東省流動博物館還推出65場次展覽在全省巡回展出。
豐富線上線下活動推出
在展覽之外,各博物館推出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
廣東省博物館推出“粵兔迎春”春節系列活動,通過創意藝術裝置、互動游戲、傳統年畫拓印等項目增添年味。廣州博物館推出“穿粵記”真人版大富翁棋盤活動、“決戰觀音山”劇本殺活動。粵劇藝術博物館推出“西關民俗嘉年華活動”,觀眾可體驗油角制作、粵劇化妝、剪紙拓印等。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推出“巧手紅包賀新年”等新春活動。佛山市祖廟博物館推出系列迎新賀歲活動,為街坊帶來本土原創歌曲表演和舞獅表演。
“穿粵記”活動海報
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推出“樂享新年接福兔”“非遺花燈鬧元宵”等活動,讓孩子們在猜燈謎、非遺花燈制作中感受年味。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推出“錢(前)兔(途)似錦新春趣味游活動”,觀眾可參與尋寶、趣味問答獲取禮品,學習海絲文化。
各地博物館還充分利用自身數字資源、官方網站和新媒體平臺,開展多種多樣的線上活動,讓市民觀眾足不出戶即可享用春節文化盛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