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焓 通訊員 趙果 葉金鑫
日前,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獲悉,省民政廳嚴格落實民政部《關于扎實做好“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的通知》要求,從2022年10月中旬起,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及救助管理機構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據悉,“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通過部門密切協作、加強街面主動救助、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等措施,共開展街面主動巡查9700余次,派出工作人員9.0萬人次,勸導、幫助街面流浪乞討人員8353人次,發放食品、防疫及御寒物資7.5萬份,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相關資料圖)
政策保障 主動發現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政策保障工作,廣東省民政廳結合實際情況,先后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管理救助管理機構救助熱線的通知》和《關于迅速做好全省民政領域防寒保暖工作的緊急提示》等文件。
一是部署開展對外救助服務熱線的全面排查,及時維護更新號碼,并定期監督檢查熱線電話的暢通、服務態度等情況,確保流浪乞討人員等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有求必應。
二是要求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堅持救助和防疫“兩手抓”,全面梳理排查街面救助和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環節,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化解風險隱患。
三是要求救助管理機構積極主動配合公安、城管等部門做好街面巡查工作,及時勸導街面流浪乞討人員入站受助避寒。對不愿入站受助的人員,提供有效的幫助和必需的生活及防疫物品,同時通報所在街道(鄉鎮)重點關注和跟進服務,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及時得到救助服務。
強化督導 長效救助
根據疫情發展形勢和天氣變化,廣東省民政廳多次發出工作提醒,指導各地加強街面主動救助力度,暢通救助渠道,備足御寒、食品及防疫物資,保證街面流浪乞討人員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隨時督促各地工作開展情況。
在強化督促指導方面,建立“每日一報”制度。每日收集各地專項行動進展情況,掌握底數,加強分析研判,做好指導。每天通過視頻或電話等方式開展救助管理機構隨機抽查,及時研判再推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此外,發揮協同推進機制作用。落實民政牽頭職責,積極主動做好救助工作,督促公安、城管等職能部門認真落實街面巡查職責,加強夜間和低溫時段街面巡查的警力或城管力量,確保能及時發現和轉介街面特殊困難流浪乞討人員。同時,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街面救助,群策群力,形成社會共同參與救助幫扶局面。
精準施策 落地落實
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各地民政部門積極面向社會宣傳救助政策,發布救助服務熱線電話。同時,依托廣東省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不斷完善“返鄉流浪人員信息臺賬”“易走失流浪人員信息臺賬”,讓救助更精準、更高效。
廣州市在疫情期間成立民政、政法、公安、衛生健康、城管等部門組成的街面巡查督導專班,在疫情較重的海珠區人員集中露宿區域因地制宜設置臨時庇護安置點,妥善安置460余人。
韶關市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協助救助工作,與蝸牛公益互助會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極端天氣和重大節日期間,聯合蝸牛公益互助會專業尋親隊伍開展巡查,并建立常態化街頭救助夜巡制度。今年以來,蝸牛公益互助會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388人次,幫助尋親返鄉116人次。
江門市啟用智慧救助重點行為識別系統,設計智能分析算法,通過視頻分析技術,識別預警“雪亮工程”共享街頭監控視頻中的疑似流浪露宿人員,通知救助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前往勸導和救助,有效提高街面巡查和救助的效率,做到精準巡查、常態監測、及時救助。
據了解,下一步,廣東省民政廳繼續提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質量,同時,倡議相關公益組織、志愿者隊伍和社會愛心人士積極參與流浪乞討人員的關愛幫扶工作,共同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安全溫暖過冬。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