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中國游戲社會價值研究中心年度論壇:打造跨界融合場景,技術賦能解決多行業問題-簡訊

            2月13日,2022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中國游戲研究院社會價值研究中心年度論壇(以下簡稱“年度論壇”)在廣州舉行。該論壇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社會價值研究中心承辦,騰訊游戲、網易游戲、完美世界、盛趣游戲、米哈游、波克城市、三七互娛、搜狐暢游等企業參與論壇。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兼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亞元,原上海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處長、二級巡視員丁曉玲,上海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處長陸以威,上海市委宣傳部網絡出版處副處長夏欣,靜安區文旅局副局長吳芳藝等主管部門領導,和來自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米哈游、盛趣、波克城市、三七互娛的企業代表,以及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游戲研究專家出席論壇。論壇還發布了《2022中國功能游戲產業報告》等中國游戲社會價值研究中心年度工作成果。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兼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致辭中指出,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旗下的“社會價值研究中心”在2022年完成了行業報告撰寫,推進了《功能游戲分類》團體標準起草工作,主辦了“游戲正向價值發展論壇”,組織了功能游戲工作坊和大賽,在突出游戲功能屬性,彰顯社會責任等方面,展現出應有價值,發揮了獨特作用。


            (資料圖片)

            張毅君表示,游戲行業自身須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游戲引擎、開發框架、通信體系、下載分發等基礎技術的開發,建立更為專業、高效的全球化技術研發體系,并將游戲產業長年積累的“獨門絕技”和“奇思妙想”跨界跨域應用,為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全新的思考路徑和解決方案。

            社會效益、市場潛力均巨大,行業發展亟待提速

            論壇上,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社會價值研究中心、中娛智庫聯合發布了《2022中國功能游戲產業報告》。報告認為,功能游戲是指應用于現實世界、服務于生產生活,針對具體應用場景或解決具體問題設計研發的電子游戲產品。近年來,國內游戲企業對功能游戲的投入也有顯著提升,數量和質量均達到新高,相關領域的研究也在積極跟進,其社會價值和跨界合作優勢凸顯,逐漸成為中國游戲產業中重要的細分領域。

            中娛智庫調研數據顯示,至2022年,國內功能游戲市場規模達到9.2億元。與同年度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億元(據中國音數協發布的《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相比,功能游戲的市場占比較低,依然處于發展初期。在用戶規模方面, 2022年,我國功能游戲用戶約為5500萬,與全國6.64億人的游戲用戶規模(據中國音數協發布的《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相比,當前中國功能游戲的用戶占有率較低;從玩法、類型來看,模擬玩法、沙盒玩法和益智玩法合計占據超9成的功能游戲市場流水。

            從研發路徑上看,功能游戲與傳統游戲研發存在明顯差異,功能游戲高度依賴專業領域的人才與研究成果支持。課題組在調查了國內100余款功能游戲后發現,高達41.67%的游戲有高校、社會機構等專業機構參與的情況,機構單位對于功能游戲研發的參與熱情也有明顯提高。

            報告同時分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難題。首先,行業“破圈”難,社會認知較低。真正能夠形成市場影響力、收獲良好口碑的功能游戲產品數量有限,且因多服務于專門領域、專門人群,難以形成大眾認知;其次,商業模式不成熟。相關產品大多強調公益性,無法回收高昂研發成本,新模式依然還在探索;其三,基礎標準制定和理論研究處于早期階段,行業共識缺失為客觀了解行業現狀、制定政策等帶來困難。在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社會價值研究中心指導下,騰訊作為牽頭單位的《功能游戲分類》團體標準已經在擬定中旨在為功能游戲行業做出基礎性、框架性的規范工作,為日后行業標準體系化建設做鋪墊;此外,行業還存在高校專業建設不足、學術研究力量欠缺等問題。

            針對這些特點和挑戰,報告指出,游戲企業持續投入功能游戲研發的積極性亟待提振,功能游戲行業非常需要專門性扶持政策和針對性引導,創造性待進一步釋放。報告同時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提出標準化體系逐步完善,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深化,應用場景持續豐富、重點賽道或實現新突破,游戲技術發展推動產品形態變革、為“功能性”提供廣闊想象,產業鏈條逐步完善等五點發展趨勢。

            數實融合、技術賦能,游戲如何創造多元社會價值?

            游戲企業代表和知名游戲研究學者就如何進一步挖掘游戲在文化傳播、知識普及、社會公益等方面的廣泛社會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中發揮重要力量等議題進行了分享。

            騰訊游戲天美工作室群綜合品牌負責人鄭文杰指出,天美工作室群立足數實融合這一全新發展命題,在過往游戲正向價值探索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通過從推廣傳統文化到直接助力文旅經濟、從賦能日用消費到連接農業助力鄉村、從單點技術突破到跨領域協同創新三個方面,重點加強數字游戲與實體產業的連接,助力更多實體行業融合發展。

            網易游戲社會責任促進中心負責人劉潔表示,游戲行業正通過跨界協作、虛實融合等多種方式釋放出強大的力量。依靠游戲本身的特性與游戲+的模式延伸游戲社會功能,建設數字文化生態,推動多領域社會實踐成為了一種行業共識,網易在挖掘游戲文化價值、經濟與科技價值、社會公益價值這三方面做了很多積極探索。

            盛趣游戲黨委書記郭臻指出,盛趣持續探索游戲與社會的“共益”生態,推動功能性游戲進課堂,建立全國首個紅色文化互動空間,參觀者借助AR、VR、雷達感應等智能設備,通過角色扮演形式體驗紅色革命主題劇本,讓紅色文化教育更直觀、更具感染力。同時也積極投身腦科學領域,以虛強實,助力新技術的產研轉化。

            中國傳媒大學游戲設計系主任張兆弓分享了關于嚴肅游戲教育的思考,他從嚴肅游戲、游戲化和“基于游戲的……”三個概念出發,分析了嚴肅游戲概念特點。他指出,培養嚴肅游戲人才,不僅需要學生了解游戲相關內容,更需要學生更多探索交叉領域,對新技術、心理學、故事編寫、電影語言、建筑學、新聞學等各領域都要有興趣、有了解。好的嚴肅游戲產品,需要好的產學研合作,以及積極引導支持。

            “游戲+”探索與產學研合作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分享了他在復旦大學開設核心通識課《游戲與文化》的感受,他認為,作為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通識課,要為學生帶來經典、可以被傳承,同時又要有面向新時代的技能。他認為,游戲是核心、底層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教育方式,甚至是面向未來工作的方式,非常希望把這種認知和高校通識教育改革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游戲教育、游戲認知、游戲環境和游戲開發的正向循環,希望有產業未來能開發更有文化含量的游戲作品。

            騰訊互娛社會價值探索中心產品負責人黃兆熙分享了《普通話小鎮》和《碳碳島》兩款功能游戲的設計理念。他認為,前者是從解決現實問題作為出發點,提煉現實問題的解決路徑,用游戲化的設計提升這條解決路徑的達成效率。其本質是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后者把游戲當作一種互動媒介、傳遞信息的載體,讓用戶在游戲玩法循環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把科普內容做有機結合,從而提升科普宣教用戶范圍和傳遞效率。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副教授、數字動畫與數字娛樂實驗室以及沉浸式體感仿真實驗室負責人柳喆俊指出:游戲創作的主體越來越多元化。傳統上我們認為計算機、藝術、設計領域的專業人士是游戲創作的主力軍,但隨著游戲開發工具越來越普及、方便,各行業人才都可以參與到游戲創作隊列中,相信這可以讓游戲產業最大程度發揮社會價值。

            北京師范大學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莉指出,團隊基于Roblox打造《漢字之美》是一個數字互動體驗空間,我們希望能夠通過跨學科融合,呈現一款文化傳播產品。游戲能夠讓海外玩家零門檻觸達漢字文化,親近中華文化,激發他們下一步主動了解中國文化的動力。

            米哈游公共事務總監王曉瑋指出,米哈游秉承著“做超出玩家預期產品”的理念,提出“要以優質內容來服務全球的用戶”。從立項之初,《原神》就確定了全球同步發行目標,在文化傳播層面,我們希望把傳統文化用一種新穎的方式展示給全球的玩家,游戲內璃月地區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張家界、黃龍、桂林的美景,可以看到蘊含傳統文化元素的人物角色如云堇等,能聽到優美的民樂與交響樂交織,也有基于傳統習俗設計各種節日等。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庫逸軒指出,在元宇宙、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心理學、游戲等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交叉融合將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火花。在音樂訓練游戲干預抑郁癥患者課題的初步研究中,我們看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未來,我們將把這部分研究工作進一步推廣到真正的臨床病人及抑郁癥患者,相信這樣的工作在未來大有可為。

            波克城市副總裁張韜指出:從波克城市已積累的“游戲+”模式助力數實融合的經驗出發,同時基于對行業與國家發展的視角來看,職業教育的發展推進勢在必行。我們將“游戲+職業教育”當做一個課題去研究。一年多來,我們有一個明顯感知: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找人難,找到合適的人更難,如何用機制化、體系化的方式把人匹配好,把職業技能匹配好,幫助行業降低用人門檻。這是我們想找到的切入口。

            三七互娛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小雨表示,游戲跨界合作其實不容易,探索與應用需要游戲團隊、垂直領域專家和從業者協力探索。在為孤獨癥孩子設計的游戲《星星生活樂園》的研發過程中,我們邀請到了廣東海燕電子音像出版社資深的孤獨癥輔助訓練著作出版專家,高校特殊教育專家,少年宮特殊教育部專家,孤獨癥特殊教育一線工作者以及孤獨癥兒童家長等深入參與,了解孩子的真實處境。這樣的探索還將繼續下去。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互動科技產業研究中心課題老師董宇涵認為,隨著目前新型的感知、計算、通信、顯示技術的發展,游戲的產業也發生了變化,一是積極擁抱最新技術,二是涌現了一系列新型的終端。我們期待這些新技術能夠促進數字療法的使用和推廣,既可以提高游戲產業價值,也能夠提高企業社會責任。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社會價值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在音數協游戲工委的號召下,騰訊聯合多家行業伙伴共同發起成立的,是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的分支研究機構,旨在積極推動游戲社會價值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助力跨行業交流與產學研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社會價值 研究中心 數字出版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