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繼聯" data_ue_src="https://news.ycwb.com/pic/2023-03/09/51806548_087f47f9-412b-44f1-8ef0-d021ebefec01_batchwm.jpg"/>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曾育文
蘆陵村,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丙村鎮一個被山水環繞的美麗村莊,水面如飄帶,山形似臥牛,靜坐村中,仿如世外桃源。全國人大代表葉繼聯是土生土長的蘆陵村人,從部隊退伍后,他毅然返回家鄉,扎根鄉村振興第一線。2020年,葉繼聯當選為蘆陵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帶領下,蘆陵村從過去軟弱渙散的“落后村”發展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葉繼聯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更好地為民發聲”。今年,他將圍繞縣域高速公路建設、梅州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等提出相關建議。
脫下戎裝扎根鄉村
成就全國鄉村治理示范
“80后”葉繼聯曾當兵12年,2018年,他返回家鄉,扎根鄉村振興第一線。彼時的蘆陵村因干群關系緊張、基層黨組織渙散,村民矛盾不斷、內耗嚴重,鄉村發展停滯不前,一度被梅州市委確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人心齊,鄉村才能發展,才能振興。”2018年,蘆陵村根據組織要求增選兩位支委,剛剛回鄉的葉繼聯通過競選,成為村支部委員,并在2020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如何解決困擾蘆陵村多年的基層治理難題?葉繼聯告訴記者,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干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其次,牢記“同心、同富、同美”的目標要求,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我們到村民家走訪,了解大家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
人心齊了,怎么能讓鄉村發展起來、讓村民富起來?葉繼聯和村委班子成員開始在“產業”上謀出路。他們引導鼓勵外出鄉賢回村投資農家樂,還成立了蘆陵鄉村旅游合作社,建好了蘆陵鄉村旅游驛站,依托山水生態資源,積極探索壯大集體經濟產業新路。“現在村里環境很好,有足球場、廣場舞舞臺、公園、農家樂,大家都很開心!”蘆陵村村民葉偉志笑著對記者說。
在葉繼聯等人的帶領下,蘆陵村交出了一份鄉村振興的亮眼答卷:2021年榮獲梅州市美麗家園示范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稱號;蘆陵村黨支部也被評為2021年度廣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首次當選忙著調研
聚焦農田建設、高速修建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后,葉繼聯表示:“這是一份崇高的政治榮譽,更是一份厚重的責任擔當。”首次參加全國兩會,葉繼聯坦言有些緊張,“怕自己不會發言,怕建議寫不好,最近都在忙著調研學習”。兩會召開前,葉繼聯幾乎每天都會抽時間到村民家中走訪調研,了解民情民意,他還積極和市縣鎮的相關部門溝通交流,完善自己的建議。
今年兩會,葉繼聯將圍繞鄉村振興提出兩份建議,其中一份是關于推動梅州全域列入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梅州屬于丘陵地帶,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試點,可以將許多撂荒地復耕,連點成片,推進機械化進程,筑牢糧食安全‘耕’基。”葉繼聯說。
除此之外,葉繼聯還建議加快推進梅州大埔到豐順的高速公路建設。“這一段路涉及到9個鄉鎮近40萬人口,一直沒有開通高速路,附近居民出行很受阻。”葉繼聯建議將此路段列入國家高速公路網,便捷市民出行。
●記者手記
軍人出身的葉繼聯骨子里始終保持著一種“不怕苦”的頑強意志和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解決困擾蘆陵村近10年的組織渙散問題并不容易:如何調解干群關系?如何讓村民團結一心?如何把山中小村發展壯大?這都是他的必答題。回鄉后,他一頭扎進村民中,帶領村干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實事,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信任。“未來,我們要大力發展旅游業,要用好水資源,比如建設水上民宿,開發石窟河環游路線,建設研學基地……”談起村里未來的發展,葉繼聯滔滔不絕。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葉繼聯說,自己身上的責任更大了:“我希望能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兩會,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