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深圳大萬世居:濱??图?庭院深深

            策劃統籌/魏琴

            文/蔡鵬飛

            圖/馬巒街道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位于深圳市坪山區馬巒街道的大萬世居建成于清朝乾隆時期,是全國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方形客家圍屋之一,向外講述著“濱??图摇睗庥舻娜宋墓适隆H缃瘢换罨癁楫數亍俺鞘忻?,吸引著八方來客。

            羊城晚報《大美嶺南》第46站走進大萬世居,它是客家圍屋建筑的典型代表,四角建有炮樓,內部街巷四通八達、南北格局對稱,保留了客家人的歷史民俗和文化精粹,反映了各個時期的社會文化特點和客家人的流連變遷,極具歷史藝術價值。

            穿過城門,踏上古老的小徑,從墻石到裝飾,從柱形到雕刻,歲月的印記處處彰顯。大萬世居俗稱“大萬圍”,是客家民系第四次大遷徙以及清初“湖廣填四川”與“遷海復界”后,曾氏一族創建與世代居住的地方。“大萬圍”為客家人曾端義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所建。他官至六品,誥封儒林郎。

            哲學家黑格爾曾經把建筑比作是凝固的音樂,這對以大萬世居為代表的客家圍屋來說是恰如其分。在這里,獨具特色的布局和庭院景觀,神韻猶存;各式古老房屋,雅致凝重。

            大萬世居門口擺放著一塊“大萬世居”的石匾,刻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建筑呈“寶斗”形,以中軸線為對稱軸,建筑面積1.66萬平方米,占地總面積(包括禾坪、月池等)約2.5萬平方米,其中,共有房屋400余間。它于1984年9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萬世居的古墻是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三合土”是由沙子、黃土以及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制作時加入紅糖、糯米酒發酵,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在古代屬于建筑的上乘用料,非常堅固。

            史料記載,大萬曾氏被稱為“濱??图摇?,是一批積極進取、思想先進的客家人,他們突破偏見,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大萬曾有一句傳家格言:“仁義禮智無愧乃心,乃是吾家孝子。士農工商各事一業,方為濟世完人?!?/p>

            從寂靜院落演變成打卡勝地,從人跡罕至到門庭若市,大萬世居展現客家古風貌,煥發新姿態。閑暇時去一趟大萬世居,感受它帶來的心靈沖擊和文化滋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