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美在華跨國企業高層圓桌會”在穗舉行-視訊


            (資料圖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杭瑩

            4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美在華跨國企業高層圓桌會——粵港澳大灣區站”在穗舉行。在大灣區的中心廣州南沙區,54家美在華商會、企業的70多位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美在華企業如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據了解,2021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與美在華企業和商會的常態化機制化溝通渠道,先后舉辦了6場圓桌會,本次圓桌會是2023年的首站活動。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高地,正致力于打造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開幕式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歡迎包括美資企業在內的跨國企業到粵港澳大灣區投資,在科技創新、綠色能源、生態環保、海洋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站的活動地選擇在廣州,背后是廣州高質量發展的突出表現。會上,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勇公開了一組數據:2022年,廣州實現了地區生產總值2.88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雙雙超萬億,實際使用外資達到了87.84億美元,在穗投資的世界500強達到了335家,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連接點。

            其中,截至2023年1月,美國在穗累計投資企業是1381家,合同外資是33.0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是15.88億美元。投資主體包括保潔、安利、捷普、馮氏、馬氏、3M、沃爾瑪等重點企業,涉及了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商務服務業、信息技術等多個產業領域。

            “近期外企高管密集訪華,釋放了外企正在持續加碼中國的信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付保宗則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并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事實上,在同日舉行的國家發展改革委例行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宣布,研究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目前,我們正在評估過去幾年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實施效果,深入了解地方和外資企業在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方面的訴求,在此基礎上,研究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政策措施。”孟瑋提到。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則分別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和建設、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國“雙碳”工作進展及營商環境建設情況等進行解讀,廣州市及南沙區負責同志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建設有關情況,香港貿易發展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代表介紹了港澳兩地融入大灣區建設的情況。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