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以130元/盒、127元/盒 緊急采購東陽光藥、倍特藥業生產的奧司他韋(75mg×10粒裝),合計日供應量約6000盒。此外, 湖南省、河南省也先后將奧司他韋納入緊急采購藥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甘肅省醫保局采購的奧司他韋由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13元 /粒的價格與院外平臺相當,但已是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東陽光藥)奧司他韋膠囊 集采中標價(0.999元/粒)的13倍。
(相關資料圖)
去年,奧司他韋納入國家藥品集采,廣東東陽光藥(75mg×30粒裝)中標價為29.97元/盒( 0.999元/粒),其他品牌75mg×10粒裝的產品中標價在14.96元/盒~27元/盒(1.496~2.7元/粒)。
作為流感常用藥,奧司他韋在這個流感季頻頻短缺。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調查發現:一邊是多地醫保局緊急采購,另一邊,有的中標企業卻表現得讓人看不懂。
按集采結果,中山萬漢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萬漢)本應供應湖南省,但湖南省出現奧司他韋短缺,廣東中潤藥物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中潤)本應供應甘肅,而甘肅出現短缺。換言之, 兩家公司的產品已不能滿足集采供應省份。但同時,這兩家“缺貨”的公司卻出現在河南省醫保局奧司他韋應急掛網議價名單上,擬向河南供貨。
在河南省的議價名單上,公司承諾的供應價格, 高出了集采中選價格數倍。
多省醫保緊急求藥
有的采購價超集采價10倍
圖片來源:3月27日網絡截圖
甲流高峰出現拐點,但仍未結束。根據國家流感中心的周報,3月13日至3月19日,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上升趨緩,北方省份下降。本周共報告858起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
每逢流感暴發,奧司他韋都會出現斷貨、漲價。納入2022年的全國藥品集采后,這一現象仍未得到緩解。
今年2月底,《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曾撥打北京多家藥店電話,對方均表示店內目前沒有奧司他韋。
其中一家東城區的藥店員工介紹,26日到貨40多盒,當天就賣完了,“平時(到貨量)會更多一點,現在要的人太多了”。
3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搜索成都一家外賣平臺,發現僅有少數當地商戶有奧司他韋類藥物的現貨出售,大部分需要等待3~5天才發貨。
另據媒體報道,經中間商和流通渠道提價,部分地區的奧司他韋采購價已經超過此前的零售價。
貨源緊缺、藥價上漲,近日, 河南、湖南和甘肅省相關部門均發文,緊急采購奧司他韋。
其中, 湖南省醫保局在3月21日發布通知中稱:對磷酸奧司他韋膠囊啟動備供保障機制,備供企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75mg×10粒/盒)自即日起轉為中選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同日, 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省級短缺預警藥品奧司他韋應急掛網結果”, 宜昌東陽光藥和倍特藥業生產的奧司他韋膠囊 中標。其中,宜昌東陽光藥按 130元/盒供應奧司他韋(75mg×10粒裝),企業承諾日供應量2000盒;倍特藥業按 127元/盒供應奧司他韋(75mg×10粒裝),企業承諾日供應量4000盒。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如果按集采價,廣東東陽光藥的奧司他韋每粒報價0.999元。
折算下來, 宜昌東陽光藥參與的緊急采購價(13元/粒),是 廣東東陽光藥集采價的13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相關途徑了解到,甘肅省內醫療機構的奧司他韋已經出現短缺,此次應急采購主要是滿足省內公立醫療機構需求。
河南省則將包括奧司他韋膠囊在內的42個供應緊張藥品進行臨時掛網。記者注意到,臨時掛網的奧司他韋膠囊出自中山萬漢、廣東中潤、雙鷺藥業(SZ002038,股價8.8元,市值90.4億元)等生產企業。而這幾家企業都在去年的奧司他韋集采中成功中標,在河南省的臨時掛網(采購)中,這幾家企業的報價也超出去年集采中標價數倍不止。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這波應急采購中,漲價并不是唯一值得關注的點。
在集采中標省份缺貨
卻在外省參與應急采購?
在全國第七批藥物集采中,奧司他韋納入其中,共有10家企業中標并分到了各自供應區域。
既然有供應企業,上述三省為何還會出現緊急采購奧司他韋的情況?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中, 甘肅、河南等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省醫保機構的 工作人員均表示:跟原中標企業溝通過,但原企業供貨量跟不上,表示“缺貨”了。
以中山萬漢為例,該公司本是湖南等三省奧司他韋膠囊的供應企業。按照湖南省醫保局在官網上發布的通知,中山萬漢近期在湖南省的供應比較緊張,不能有效保障當前流感治療臨床需求。
圖片來源: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表(GY-YD2022-1)截圖
湖南省醫保局方面獨家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2月進入流感高發期后,省內醫療機構、醫藥配送企業、市州醫保部門等頻繁反映,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中選產品磷酸奧司他韋膠囊(中選企業:中山萬漢)供應量不足, 供應時斷時續。
按湖南省醫保局回復的數字,今年前三個月,中山萬漢供應的奧司他韋膠囊已經超出集采約定的采購量。但按照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的規定,中選企業若在采購周期內提前完成當年約定采購量,超出部分中選企業仍應按照中選價進行供應,直至采購周期屆滿。但現在中山萬漢無法正常供應了。
湖南省醫保局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表示:“為此,我們反復與中選企業聯系,了解情況,督促其履行好保供主體責任,及時足量供應我省。但據反映,由于該企業供應的省份都處流感高發期,藥品需求量同時爆發式增長,藥品報量不足,企業產能有限,難以穩定足量供應其中選省份。”
但在湖南市場“難以穩定足量供應”的 中山萬漢,卻出現在了3月17日河南省醫保局奧司他韋的議價名單里(如下圖),共參與了河南省醫保局5個批次奧司他韋供貨議價,擬供應價格遠高于集采中標價格。
圖片來源:《奧司他韋膠囊等42個掛網藥品清單》截圖
記者就此采訪了 河南省醫保局。該局 工作人員在電話中表示:河南省的原奧司他韋中標企業供應不足,所以 將其他企業的奧司他韋膠囊進行了增補掛網。承諾擬供應價格是企業自行提報。具體成交價是由醫療機構去跟企業商定協調,不會高出企業的承諾擬供應價,采購量也是由省內有需求的醫療企業與供應企業自行商定。
按前文所述,中山萬漢奧司他韋(75mg×10粒)的 集采中標價是21.77元/盒。
但在 河南省的掛網名單中, 該企業的“75mg、轉換系數10”(按前文工作人員說法,與75mg×10粒為同規格) 奧司他韋價格為123元/盒,是中標價的近6倍。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山萬漢難以足量滿足湖南,是為轉去河南想賣個“更好的價錢”?
另外,中山萬漢還是甘肅省的備供企業,為何沒有進入后者的應急采購名單(甘肅緊急采購了宜昌東陽光藥和倍特藥業的奧司他韋)?
據企查查和中山萬漢官網信息,中山萬漢成立于2013年,是港股上市公司碧生源(HK00926,股價2.94港元,市值3.6億港元)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公司擁有3條關于奧司他韋產品批文,規格分別為75mg、30mg、45mg。集采結果顯示,中山萬漢奧司他韋(75mg×10粒)的中標價是21.77元/盒,供應湖南、青海及云南省。
3月23日,記者通過公開電話聯系上中山萬漢一位工作人員,該人士表示將把記者的信息轉給公司相關人士,但截至發稿,沒有進一步聯系。
3月24日,記者再次撥打中山萬漢公布的多個公開電話,均無人接聽。此后,記者又多次以郵件、官網留言的形式向中山萬漢、關聯企業中山萬漢醫藥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二者控股股東相同)發去采訪提綱,截至28日發稿未得到對方回應。
隨后,記者又以醫藥公司的身份試圖聯系中山萬漢,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我們是有膠囊,但現在沒貨。有貨也是先供中選區域。”該工作人員還稱,公司在中選地區已經有了供應不夠的情況。
當記者問及公司為何出現在河南省的臨時掛網議價名單中時,該人員表示,公司有專門的招標同事負責這部分業務,但對方坦言:“ 這種緊急臨時掛網是我們自己去做的,進了名單之后,就可以把產品作為中選應急藥品進行正常供貨。”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很多奧司他韋廠家有集采和非集采品種,集采的價格低利潤少、但是帶量供應,流感真的暴發后,按醫院報的量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就可以供應不帶量的那份了。醫院一直超量采購集采的那份,企業肯定不愿意大量供應。記者注意到,中山萬漢只有3個批號,公司也有75mg、45mg和30mg三種規格的產品,而一個產品只能對應一個批號。另外,其官網的產品介紹中,奧司他韋只呈現了商品名為“萬漢靚力”的產品,品規為75mg*10粒。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不是單一案例,另一集采中標企業 廣東中潤原本以 24.80元/盒(75mg×10粒) 的價格中標,供應河北、黑龍江及甘肅省。但甘肅省同樣因奧司他韋短缺啟動應急掛網,并采購了宜昌東陽光藥和倍特藥業的奧司他韋。
圖片來源: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表(GY-YD2022-1)截圖
在河南省的掛網名單中,廣東中潤也出現了,公司以127元/盒的價格供應奧司他韋膠囊(75mg×10粒),供應價是其集采中標價的約5倍。
圖片來源:《奧司他韋膠囊等42個掛網藥品清單》截圖
3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企查查公開電話聯系廣東中潤藥物有限公司,對方表示“知道公司奧司他韋中標集采,不需要采訪”,隨后掛斷電話。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集采藥品是醫保資金兜底,而緊急或臨時掛網藥品是地方財政資金等兜底,分屬兩個體系。因此緊急或臨時掛網藥品價格更多是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不受集采限制。
原料藥企業數量少
臨時擴產“無米下鍋”
自本輪流感暴發以來,很多人都在討論為何奧司他韋這么難買?記者了解到,這與奧司他韋市場格局變化密切相關。
在奧司他韋的市場競爭中,東陽光藥(HK01558,股價8.03港元,市值70.7億港元)曾“一家獨大”,自2013年起躍居成為國內奧司他韋品類銷售量最大的生產廠家。2019年時,公司奧司他韋膠囊、顆粒當年營業額逼近60億元。2022年7月后,伴隨著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開標,東陽光藥報出的最低價0.999元/粒直接壓縮了所有企業的利潤空間和市場規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文多 攝
按第七批集采約定的奧司他韋膠囊(75mg)首年采購量1446.66萬粒來看,中標的10家企業將負責供應其中的80%,即1157.33萬粒。
按照廣東東陽光藥分到的山東、湖北、廣東和重慶市場,這四大區域的80%約定采購量合計為505.78萬粒,占整體采購量的約43.7%,這已經是第七批集采中,奧司他韋中選藥企分到的最大份額。但因單價不及此前的1/10,對應的約500萬元銷售額,甚至不到東陽光藥2021年的營收零頭。
75mg奧司他韋膠囊的剩余采購量為651.55萬粒,即使按中選最高價2.7元/粒計算,合計金額為1759.19萬元,再攤到9家企業身上。
一家中選企業代表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 集采之前,“可威”讓新進企業基本沒有市場空間,所以即便有的企業通過了一致性評價,也沒有真正投入生產、銷售。
集采后, 除保供產量以外,生產企業也不敢貿然增加產能。業內人士表示,奧司他韋的銷售與季節性流感暴發情況強相關,如果快速擴張產能,未來沒有暴發季節性流感疫情,則難以收回前期投入成本。而 前兩年流感感染人數不多,奧司他韋銷量低迷,企業都比較保守。
另一方面,醫院在集采前的報量也很小心。一名業內人士以其負責的醫院舉例,流感不暴發的時候一個月開不了100盒,結果全年就報了1000盒的量,還有下面的小醫院只報100盒。但等到暴發的時候,一個月又需要1000~3000盒。
與此同時,國內 原料藥生產廠家少,這也讓多家企業在這波流感高峰過境時“無米下鍋”。數據顯示,當前在國內登記的奧司他韋原料藥企業27家,境內生產16家、境外生產4家、進口4家、國產3家;已批準在上市劑型中使用的原料藥涉及12家企業。
倍特藥業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一輪奧司他韋保供中,努力保證原料藥的采購是公司的重要任務之一。
該人士坦言:“公司磷酸奧司他韋的原料藥系外購。在流感暴發伊始,公司已經采購了該品種的原料藥并增加了采購批次。但因 原料藥有一定的供貨周期,加上今年市場需求增長較大,在原料藥采購過程中確實也遇到了困難。面對這一困難,公司已在積極解決中,比如考慮新增原料藥供應商。但是否實現新增,還需要經過嚴格的考察、篩選和藥品穩定性的驗證以及監管部門的批準。”
因為 過去兩年流感人數下降,奧司他韋原料藥的使用量驟減,很多企業也沒有在今年恢復,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今年原料藥供給更加緊張。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文多 攝
在上游市場, 原料藥價格也在“看著漲”。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多家稱可提供奧司他韋原料藥廠家。
有廠家表示只能供給科研機構。有廠家則稱,公司原來可以生產原料藥供出口,但因疫情已經停止生產。還有一家上游企業表示:“如果你要得不多,我們可以把給實驗室用的原料藥發給你們。”但這家企業的價格開到了2.4萬元/公斤,其工作人員坦言, 這一價格比流感前上漲了4000元左右。而且本來是供給試驗機構,所以價格本身就比較貴。
隨著流感再次暴發,更多奧司他韋廠家看到了原料藥的重要。2022年半年報中,一品紅表示為增強公司供應鏈穩定性,公司申請了磷酸奧司他韋原料藥的開發,該項目已進行申報。今年3月,金城醫藥也表示公司奧司他韋原料藥產品已申報,處于審評審批階段。
記者也注意到,繼奧司他韋膠囊之后,即將進行的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將奧司他韋干混懸劑也納入集采名單。共有7家企業參與競爭,包括東陽光藥、博瑞制藥、倍特藥業等,既有原料制劑一體化的企業,也有暫不具備原料生產能力的企業。
干混懸劑集采后,奧司他韋市場又將產生什么樣的攪動,奧司他韋是否又將在流感高峰中出現“一盒難求”,值得關注。但是,低價中標后又短缺的問題如何解決,每日經濟新聞將持續關注。
記者|金喆 陳星
編輯|王月龍 文多 易啟江 杜波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
【太牛了!上期冠軍沖至第二名!抓住回調良機,趕緊上車贏大獎!】
周二,數字經濟板塊出現分化,一些個股出現回調。在每日經濟新聞APP舉辦的掘金大賽第七期正式賽中,多位粉絲抓住市場回調良機積極報名。收盤,第一名“每經網友33788”收益率13.53%,第二名“2007入市”收益率11.12%,第三名“每經網友27792”收益率11.10%。其中,上期冠軍“2007入市”沖至第二,直線上升20名!本期比賽正在火熱報名,很多選手都順利實現正收益率!還等什么?現在馬上下載安裝每日經濟新聞APP,立即報名參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