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拾光園以“光”為元素,打造特色夜景。這是南入口處的三個特色景觀燈。
經過精心改造提升,原本單一的道路附屬綠地變身充滿特色的口袋公園。近日,位于長青社區的拾光園建成開放,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的新去處。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公園所在地的歷史文化,拾光園以“光”為元素,打造特色夜景。
拾光園面積約1400平方米,公園沿著蓮岳路呈長條狀,與常明路交界,靠近蓮坂西小區。負責該項目的思明區園林綠化中心工作人員曾工介紹說,取名拾光園,寓意是對過往歷史的追溯,也是對當下光陰的記錄。20世紀50年代,廈門僅有蓮坂、廈港兩個小電廠,常明路更因臨近蓮坂
電廠而得名。因此,靠近常明路的拾光園在設計之初就融入“燈光常明”的理念。同時,因毗鄰筼筜湖,與廈門舊八景之一的筼筜漁火相呼應。
獨特的設計理念借由景觀燈具“大燈泡”來呈現。在公園南入口,邊上花境嵌入了一個高約3米的特色景觀燈具“大燈泡”,邊上還有兩處“小燈泡”。到了夜晚,燈泡發出微光,營造出浪漫愜意的氛圍,既美觀又節能。此外,公園還設有互動景墻和桌椅,為市民帶來休閑樂趣,同時提供休憩設施。
結合“建功高顏值 市政爭先鋒”主題實踐活動,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今年還將因地制宜陸續提升改造一批融入城市文化的特色口袋公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