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幾天,A股市場最大的看點便是和茅臺之間總市值第一的爭奪。4月17日盤中,以A股股價計算,總市值正式超越茅臺。而后幾個交易日中,和茅臺交替領先,A股市值“一哥”的爭奪也更加激烈。
就在“一哥”的競爭過程中,在4月20日盤后發布了2023年的首份答卷,收入利潤持續高增長。
(相關資料圖)
具體來看,第一季度營業收入達2507億元,同比增長10.3%;凈利潤為281億元,同比增長9.5%;EBITDA為799億元,同比增長4.9%。
截至4月20日收盤,股價報收于102.7元,上漲1%。以4月20日A股收盤價計算,中國移動總市值略微領先茅臺,A股總市值高居第一。
沖刺萬億營收,一季度開了個好頭
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9373億元,保持著超過10%的高速增長。在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楊杰更是表示,今年在關鍵業績上明確要實現兩個突破,一個是收入規模超萬億,另一個則是2023年可能是公司歷史以來利潤最高的一年,未來兩年至三年,公司將延續發展態勢,保持收入和利潤的良好增長。
季度收入&增速,鈦媒體App制圖
從財報數據來看,一季度的表現給全年開了個好頭。在高基數下,收入增長仍超10%,利潤增長也達到了9.5%。2023年首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2098億元,同比增長8.3%,占總收入比重為83.69%。其他業務收入為409億元,同比增長21.9%。
季度凈利潤&增速,鈦媒體App制圖
公開信息顯示,的主營業務涵蓋移動語音、短彩信、無線上網、 有線寬帶等連接服務,數據中心、云計算、內容分發網絡、算網融合等算力服務,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能力的平臺、應用和解決方案。
圖源:中國移動公告
個人市場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移動客戶總數約9.83億戶,其中5G套餐客戶數達到6.89億戶,5G網絡客戶數達到3.63億戶。首季度,流量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手機上網流量同比增長15.4%,手機上網DOU達到14.7GB;總通話分鐘數為7149億分鐘,同比增長0.9%;移動ARPU為47.9元,同比增長0.8%。
家庭市場方面,截至2023年3月31日,有線寬帶客戶總數達到2.81億戶,季度凈增872萬戶,其中,家庭寬帶客戶達到2.51億戶,季度凈增700萬戶;首季度,有線寬帶ARPU為31.4元,同比下降3.1%,家庭客戶綜合ARPU為39.2元,同比增長3.5%。
另外,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業務增長的重要助推力,增速和貢獻表現都很搶眼。財報顯示,在政企市場方面,首季度,DICT業務收入為294億元,同比增長23.9%。
持續加強算力投入
元宇宙之后,AI成為當今市場最熱的話題,尤其是進到4月份,多家國內公司相繼發布AI大模型,算力也隨之被推上了風口。從2022年的年報中可以看到,的資本開支重心由5G轉向數字化轉型等新興業務,算力網絡布局也在持續優化。
楊杰還在2022年業績會上透露,在生成式AI方面已經有了四方面布局:一是已經構筑了算力網絡,一定會在AI算力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二是已經有NLP、深度學習、機器視覺等各方面的能力,去年已經有了30多億元的變現;三是數據方面的優勢;四是在運維和客服方面已經實現了AI的廣泛運用。
除了主要經營業績指標延續上一年的良好增長勢頭,還在一季度報中表示,“公司面向5G、算力網絡、能力中臺為重點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建成投產,同時轉型業務投入、核心能力布局等資源需求旺盛。”
此前,集團級首席專家胡臻平曾透露,截至2023年2月,中國移動算力規模超8.0EFLOPS,累計投產云服務器超過76萬臺,邊緣節點超千個。
他表示,正在努力推進算力網絡從概念原型進入產業實踐。目前超大型數據中心布局已覆蓋9個數據中心集群,預計年底前完成全覆蓋,對外可用IDC機架達到46.7萬架。
多個動作表明,對算力的重視,使得算力網絡成為未來的投入重點。去年,去年資本開支1852億元,其中,算力投資335億元,占比18.1%。
今年,預計資本開支合計約為1832億元,主要用于優化算力資源布局等方面。算力網絡領域投資452億元,較2022年增加117億元,同比增加34.9%,占比升至24.7%。計劃新增云服務器超24萬臺、對外可用IDC機架4萬架。
回A上市僅1年,中國移動登上A股市值頭號寶座
鑒于的良好表現,多家券商都給予了增持的評級。今年開年以來,借助ChatGPT帶動的算力以及數字化轉型等浪潮的影響,的股價也是持續上漲。
2022年1月,登陸上交所上市,發行價為57.58元/股。開年至今,中國移動股價漲幅達51.77%。對比之下,茅臺漲幅僅有0.86%。這幾天,與茅臺之間的“一哥”爭奪戰愈演愈烈,二者交替領先。
4月17日盤中,總市值超越茅臺,成為A股市值“一哥”,不過尾盤又被茅臺反超。4月18日收盤,正式超越茅臺,登上A股市值頭號寶座。但到了4月19日,又被茅臺超越。截至4月20日,總市值略微領先茅臺,A股總市值高居第一。
一年多的時間,便“登頂”A股市場,一方面是自身業務的穩定增長,財報中的各項增長數據已經說明一切。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市場的正向推動,AI以及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業務的發展,也帶動了市場對的看好。
需要指出的是,以A股股價*總股本,總市值已經超越茅臺。但考慮到是在A股和H股兩地上市,若以A+H股計算,的總市值仍和茅臺有著一定距離。
一般情況下,A股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代表著市場的標桿和行業的風向。不過,“市值一哥”的寶座并不好坐,能否坐穩還要看業務增長的持續性以及市場風向的變動。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杜志強,編輯/鐘毅)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