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環球聚焦:理性消費 注意防范消費陷阱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謝斌)“五一”假期將至,伴隨旅游外出、親友聚會的高峰,節日消費市場也更加活躍。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安全、理性、文明消費,注意防范消費陷阱。

            預訂+確認 出游住宿無憂

            節假日游客增多,客房緊張,建議根據出行計劃盡早預訂。預訂酒店、賓館、民宿時,選擇正規網站或者官方APP,可以在不同的網絡平臺比較價格、服務、優惠條款、用戶評價等信息。預訂前應詳細了解預訂房型的信息,比如房間面積、樓層、床型,是否有窗戶,是否含早餐等,特別注意了解經營者在預付房款、客房最晚保留時間、退改等方面的要求。出行前建議與經營者再次確認入住相關信息。同時,注意保留好訂單號、支付憑證、溝通記錄、網絡宣傳頁面截圖等相關證據。

            優惠莫沖動 預付消費要理性

            節日期間是餐飲、美容美發、健身娛樂、洗車洗衣、品牌店等辦理預付卡或續卡促銷高峰期。在辦理預付式消費時,要先了解商家的證照情況、經營規模、市場信譽,并結合自己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慎重選擇商家推出的優惠服務或商品。另外,預付卡充值金額不宜過大,預防經營者因各種原因“跑路”造成損失。

            敢說≠敢信 網購商品拒套路

            網絡購物選購商品時,經常會看到“du家”“蕞低”“無jun產品”“淡化唇文”等商品簡介,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失?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眼明心亮,明白經營者之所以要使用同音錯別字或拼音等替代,說明其宣傳行為可能已經涉及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或者是一種提前規避售后責任的手段,這種可能涉嫌虛假宣傳、來源不明的商品,請大家謹慎選購。

            為了在發生消費糾紛時依法快速維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一定要主動索取票據,妥善留存交易記錄。如發現質量、價格、計量等違法行為,或與商家發生消費糾紛時,可通過“全國12315平臺”的APP、微信公眾號、微信以及支付寶小程序,或撥打12315熱線電話等方式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