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記者 李正男
八旬老人試戴著睡眠監測儀,平臺上實時顯示著心率、血壓、呼吸等檢測報告,老姐妹們圍在四周,詢問著體驗感覺……5月7日,全市首個智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現場的老人們心中充滿好奇,也滿懷憧憬,“現在孩子們都忙,為了給他們減少壓力,能夠在家享智能居家養老,真是太好了!”小區居民張先生說。
我市首家智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位于渤海明珠小區,是一間具備日間照料、愛心配餐、上門服務、文化娛樂、康復保健、智慧養老等綜合功能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中心不僅配有老年活動室、中醫理療室、助浴助洗室等功能區,還將互聯網大數據管理模式應用于養老服務領域,借助智能居家養老運營調度中心,為獨居老人安裝居家安全報警系統和智能看護系統。此外,通過安裝洗浴扶手、馬桶扶手等適老化設備,完善老人居家養老硬件設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智能居家養老調度中心,小區居民體驗著各種智能養老設備和適老設施。居民李女士戴上智能手表,按下右側的紅色按鈕,伴隨著屏幕上彈出的“SOS”標志,養老調度中心的大屏上顯示出求助者信息等內容。同時,根據與老人相關的用藥記錄、體檢記錄和注意事項等一目了然。與此同時,與智能手表相關聯的手機也響起,并彈出老人需要求助的信息。看著線上線下對接演示,在場體驗的老人們紛紛夸贊起智能設備的便捷與全面。服務中心負責人付興介紹,電子屏幕通過與電腦設備終端、家庭設備終端有效對接,可以實現24小時監測,通過定位、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實時了解老年人身體情況,“引入‘智能一鍵呼’應急呼叫裝置,能夠全方位滿足各類老年人的需求。”
“這款設備叫做睡眠監測儀,通過運動傳感器感知,如果老人久睡未醒,結合睡眠監測儀數據異常,將會自動發送緊急信息到調度中心,并同時發送到相關聯系人。如果聯系人長時間未反應,我們會出動派駐相關小區工作人員,及時上門了解老人身體狀況。”付興介紹著智能養老設備,并解釋著相關使用方法。據了解,目前中心現有工作人員30余名,全部經過相關救助培訓,如若老人發生意外,可保證10分鐘內到達現場。
文化路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吳魁杰介紹,轄區老年人占居住人數的30%多,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到老人有居家養老的需求,“他們心中,在自己的家中才是最舒服的。”為此,通過在轄區渤海明珠小區建立試點,輻射周邊十余個小區,智能居家養老模式有望在全區甚至全市進行推廣。
記者:李正男
統籌:田哲軼 江虹
審核:盧冀明 劉菡 郭晨蓉
編輯:李志財
責編:劉福慶
監審:王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