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8日,在惠來臨港產業園的廣東藍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生產車間,400多名工人分工合作,通過2000噸大型龍門吊成功將粵東首臺深水導管架主結構的上下段進行吊裝合攏并焊接完成(見上圖。通訊員 攝)。據介紹,該導管架項目單臺高67米、跨距33米,重達1550噸。
據廣東藍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珊珊介紹,制造一臺導管架的周期需要2個半月,廣東藍水生產車間可以滿足6臺這樣的導管架同時生產,形成量產后,月產能可達6臺海上風電導管架、6套海上風電單樁,年鋼結構量產達25萬噸。本批次制造的導管架將安裝于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附近海域,預計6月開始陸續發運。
據了解,廣東藍水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是藍水集團公司在粵東打造的一個高端海工裝備制造基地,在當地黨政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惠來優越的營商環境,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拿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銷售”的藍水建設速度,跑出了重大項目建設的加速度。項目總投資約14億元,用地面積292畝,建設聯合車間、舾裝車間、噴涂車間、綜合樓、辦公樓等設施,配備卷板機、切割機、行車吊、滾輪架、涂裝設備等大型設備約200臺套,以及2000噸、1000噸重型龍門吊各一臺,用于產品的建造、安裝及轉運。去年8月23日,高127米、跨度89米、起重量2000噸級的龍門吊,歷時4個月成功豎起,是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龍門吊,可以直接將一臺導管架吊裝裝船。
廣東藍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國新表示,惠來臨港產業園區位優勢明顯,有大型深水碼頭,港口交通便利,對于制造和發運重型海工裝備具有不可比擬的巨大優勢。藍水集團作為一家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的民營企業,瞄準惠來臨港產業園的發展優勢落戶園區,將致力于引領海洋科技裝備的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把廣東藍水做大做強,力爭成為粵東乃至廣東最強最大的新能源裝備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