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羅牛山的股價報收6.81元/股,不漲不跌,總市值為78.42億元,這是羅牛山近期第二次平盤,此前,羅牛山的股價已經連續4個交易日(5月23日至26日)收盤下跌,經計算,在6個交易日(5月23日至30日)的時間里,羅牛山的總市值累計減少約3.22億元。
2022年.羅牛山實現營業收入約28.8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923.1萬元,成功扭虧。今年第一季度,羅牛山也是營收凈利同比雙增。業績已然改善的羅牛山,股價為何低迷?
消息面上,羅牛山于5月23日晚間發布《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預案顯示,羅牛山計劃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9582.38萬元,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于生豬養殖項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時間,股吧里股民們紛紛質疑在各大豬企普遍去產能的時候,羅牛山此舉的合理性,甚至有股民表示將在6月9日股東大會時,對這起定增預案投反對票。
羅牛山擬募資不超17.96億元 投資項目引發投資者質疑
根據羅牛山發布的《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可知,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79582.38萬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羅牛山瓊海種豬場項目、收購子公司少數股東股權及建設養殖基地、收購儋州羅牛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45%股權、羅牛山樂賀4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羅牛山數智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在羅牛山看來,本次定增是公司自身發展的迫切需要。羅牛山的生豬養殖業務的主要產品為:商品豬、仔豬、種豬,生豬養殖板塊以“自繁自養”的規模化養殖為主、“公司+農戶”契約化養殖為輔的經營模式。“本次募集資金投資生豬養殖項目,將落實公司經營發展戰略,提高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的規模,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羅牛山表示。
記者注意到,本次募集資金擬投入的多個項目,在羅牛山上次的定增預案中出現過。今年3月21日,羅牛山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8203.79萬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羅牛山瓊海種豬場項目、收購儋州羅牛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45%股權及羅牛山樂賀4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收購海南潭牛飼料有限公司100%股權及海南潭牛飼料有限公司飼料廠建設項目、羅牛山數智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4月6日,在羅牛山召開的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上述涉及資金不超21億元的定增預案被否決。
5月26日,在羅牛山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多名投資者對羅牛山的定增預案表示十分關注,并發出質疑:“公司為何執意要實施剛被股東大會6成反對票否決,且是主要用于生豬養殖項目的定增?”
對此,羅牛山方面回復道:“公司的生豬養殖業務過去幾年處于快速上量發展的階段,規模化、集約化養殖亦是政府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公司董事會及經營班子高度重視并認真研究了涉及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有關事宜,認為推動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系出于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
同時,羅牛山還提到:“公司持續推進再融資,是為了做大做強公司主業,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
多家豬企“賣豬場” 去產能大概率成為今年生豬養殖行業的主旋律?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3年第18周、第19周、第20周的生豬及豬肉價格均呈現同比環比雙降。2023年5月15日—5月21日(2023年第20周),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5.31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0.6%,較去年同期下降6%;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為20.14元/公斤,較前一周下降0.6%,較去年同期下降6%。
今年5月28日,國金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生豬養殖行業自年初以來連續5個月虧損,去年下半年的盈利使得部分企業資產負債表有所修復,但是多數養殖集團2022年呈現虧損態勢,隨著虧損的持續進行,行業產能去化態勢有望持續。總體來看,短期生豬供給端壓力依舊偏大,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量推斷,未來幾個月生豬出欄量維持環比增加態勢,預計生豬價格維持低位震蕩,而下游渠道較高的庫存或使得生豬價格存在再次下探的可能性,養殖端處于虧損的時間可能拉長,從而導致行業持續去產能。”
“我們認為在去年年末消費后移以及行業平均生產效率提升的背景下,2023年豬肉供給量或超過2022年,2023年整體均價表現或低于2022年,去產能大概率成為今年生豬養殖行業的主旋律。”國金證券分析師表示。
事實上,也的確有豬企已經在行動了。今年4月,新希望發布公告稱,擬將控股子公司六和生物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的川渝地區7個豬場項目公司出售給興新鑫農牧,本交易合計131710.81萬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年經審計凈資產的3.93%。
新希望表示:“本次向參股公司出售資產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現有資產價值,整合利用區域內優勢產業資源,進一步優化公司在生豬養殖優勢區域的產能布局,提升公司主營業務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助力當地產業興旺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同時,有利于公司快速回籠資金,提高投資回報率。”
5月19日,在天邦食品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溫氏股份、新希望都有賣豬場行為,天邦食品今年是否有該計劃?”
對此,天邦食品表示:“公司在2022年閑置資產梳理和清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閑置資產的處置,同時對持續虧損業務單位進行評估,制定處置方案,重點處理北方非瘟波及區域,降低山東、河北、江蘇等養殖省區養殖和存欄規模;梳理評估公司現有養殖人員,進行人崗匹配評估,提高整體人效;同時加快推進合伙人養豬模式,提高責任心和養殖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在募資加碼的豬企也并非羅牛山一家,對于行業里有企業逆勢擴產的行為,溫氏股份分析道:“根據近幾年行業盈利情況來看,部分規模養殖場確實有可能被淘汰去化,主要原因是:近幾年行業普遍虧損,真正賺錢的企業不多。同時,現在疫病風險較大,養殖難度大大增加,養殖成本和投入顯著提高。”
“在低迷行情下,行業頭部養豬企業還在擴張,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較多,從資本市場融到的資金可以支撐企業繼續擴張,真正靠自有資金去擴張的比例較小。”溫氏股份認為。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