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這樣的盜獵團伙 辦他!

            圖據新華社


            (相關資料圖)

            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生態環境是站在人類未來的長期發展角度上必須面對的課題。人類本該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每種生物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然而,在暴利的驅使下,有一些人以愛鳥志愿者的身份作為掩護,非法獵殺大雁、蒼鷺、花臉鴨等野生鳥類。8月2日,遼寧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打擊涉林、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成果。今年截至目前,共破獲破壞林木、野生動物及農用地資源案件4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2名,收繳林木1.6萬立方米、野生動物18萬余只,收回農用地4700余畝,收繳槍支、無人機、張網、獵夾等作案工具870余件。

            33名涉野生動物案件犯罪嫌疑人難逃法網

            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森林警察戰線以專項行動為牽引,針對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發起多次集群戰役和統一收網行動。一方面,持續推進涉林違法犯罪整治行動。牽頭組織開展了“昆侖”5、6號和“秋風2023”等專項行動。特別在全省愛鳥周期間,組織開展打擊整治破壞野生鳥類犯罪統一行動,共破獲涉野生動物案件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查扣野生鳥類1200余只,收繳掛網、打籠等獵具200余件,救助放飛鳥類700余只。

            另一方面,嚴打破壞黑土等農用地資源犯罪。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打擊整治行動,已立案偵辦非法占用農用地刑事案件130起,收回農用地4700余畝。其間,成功偵破了撫順趙某清團伙和鐵嶺西豐縣劉某玉等人兩起采挖黑土破壞耕地案件,有力捍衛了遼寧糧食安全和土地生態安全。

            “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立功

            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森林警察戰線加強部門聯動,堅持機制創新,提高打擊成效,推動形成遼寧生態資源保護執法合力。

            一是跨區域案件,發揮統籌牽動作用。針對涉及多個罪名的案件,多警種同步上案、合成作戰,全鏈條、全環節打擊關聯犯罪,進一步提升案件偵辦質量和打擊實效。

            二是跨行業部門,做實聯動協作機制。充分運用“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在打擊破壞涉林及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中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共享、辦案協作、聯合督導、履職監督等制度,形成全域覆蓋、職責清晰、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常態化保護、打擊、監督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壓縮犯罪空間。

            三是篩選業務骨干,凝聚打擊工作合力。聯合行政主管部門成立特別行動隊,充分發揮各自職責職能和業務優勢,有效提升涉林及野生動物犯罪打擊合力。

            查獲蟒蛇、巨蜥等各類野生動物活體123只

            今年以來,全省公安森林警察戰線共發起集群戰役和統一收網行動6次,打掉跨區域犯罪團伙34個,搗毀犯罪窩點23個。沈陽市公安局成功破獲“3·24”跨境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查獲蟒蛇、巨蜥等各類野生動物活體123只,此案是遼寧近年來查獲跨境走私、販賣野生動物物種最多、跨地區最廣的案件。大連市公安局成功破獲朱某昌非法占用農用地案。朱某昌以修建水上樂園旅游項目為目的,非法占用耕地42.6畝,此案被公安部列為全國首批6起非法占用耕地犯罪經典案例之一。發布會上,遼寧省公安廳公布了5起典型案例:

            1.沈陽吳某哲等人非法狩獵案

            2023年3月至案發,以犯罪嫌疑人吳某哲、周某明、王某為首的盜獵團伙,以愛鳥志愿者身份為掩護,利用熟知鳥類生活習性和棲息繁衍地點的便利條件,結伙流竄至沈陽、本溪等各類候鳥棲息繁育地,使用氣槍、網炮、伸縮鉤等工具大肆非法獵殺大雁、蒼鷺、花臉鴨等野生鳥類,并將獵捕野生鳥類銷往廣東、湖南等地非法牟利。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查扣野生鳥類1000余只,收繳作案用氣槍1支、網炮4門。

            2.大連“2·15”非法狩獵案

            2022年至案發,以犯罪嫌疑人王某達、朱某成等人為首的犯罪團伙,利用微信群等互聯網平臺傳播獵狗圍獵方法及出售禁獵工具,實施非法狩獵犯罪行為200余起,非法獵殺野雞、野兔等各類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1200余只。該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7人,查扣作案工具摩托車15輛、獵犬38只、頭燈25個、彈弓6把、彈珠2400余發,收繳非法獵捕的野雞、野兔、黃鼬等各類野生動物死體38只。

            3.鐵嶺劉某玉非法占用農用地案

            2018年至案發,犯罪嫌疑人劉某玉在自家和租用其他村民的耕地內,以自駕鏟車、鉤機等非法手段剝離黑土耕作層,采挖耕地地表黑土資源,并將采挖的黑土資源作為花土銷售至遼寧沈陽、吉林通化等地。經鑒定,劉某玉非法占用并破壞農用地29.92畝。其中,基本農田19.05畝、一般耕地1.78畝、溝渠和溝塘水面9.09畝,涉案價值300余萬元。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4.丹東于某波、劉某龍等人濫伐林木案

            2020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間,犯罪嫌疑人劉某龍在明知于某波等30余人無法提供木材合法來源手續的情況下,長期在寬甸滿族自治縣牛毛塢鎮及周邊鄉鎮非法收購、運輸濫伐的林木,并將收購來的木材銷售至遼寧、吉林等地。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40名,移交紀檢監察部門4名,扣押木材80余噸、大柴2200余噸,涉案木材總蓄積量約5000余立方米。

            5.葫蘆島“4·10”非法狩獵、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

            2022年4月至案發,以孫某亮、韓某成、于某明為首的犯罪團伙,非法獵捕、運輸、出售中華蟾蜍并采集蟾酥銷售至藥廠牟取暴利。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獲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中華蟾蜍活體17.5萬余只、蟾酥10余公斤,涉案野生動物交易價值1.14億余元。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楊碩 實習生 榮冀晴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