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開放式的玻璃櫥窗后,幾臺智能烹飪機器人有條不紊,承擔廚師、分菜員、收銀員等多項工作,450名員工只需排隊十幾分鐘便能吃到分量有保障、味道香噴噴的中餐……這是成都醫學城園區內的成都??茩C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員工食堂的場景,餐飲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現實。

            這套在西南地區領先的智慧餐廚系統,就是??频拇硇宰髌?。深耕溫江20余年,??仆瓿闪藦脑臁按蟪村仭边@樣的單一產品,到打造單體智慧餐飲設備、食品工廠智能化生產線的蝶變。為設備注入“靈魂”,是??迫说睦寺?為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助力,是??迫思缟系呢熑?。浪漫與責任之下,??埔咽菧亟a業“建圈強鏈”行動的重要成員。


            (相關資料圖)

            ??浦腔鄄蛷N場景

            深耕技術,讓制造變“智造”

            古往今來,技術變革始終是推動產業結構演變的重要力量。對海科來說,技術演進是發展的核心。

            背靠員工食堂的三層現代化生產車間,詮釋著??扑械膲粝肱c努力。一樓的自動化生產線,機器轉個不停,源源不斷為二樓和三樓的生產線輸送切割好的配件,在技術人員嚴謹周密的組裝下,一個個客戶定制的食品裝備落地新生。

            “當前公司已助力超2000家企業順利投產5000余條生產線?!焙?聘笨偨浝韯㈥柦芙榻B,當這些生產線進入客戶的工廠,便會成為火鍋底料、醬料、中式醬鹵肉、醬腌菜制作的一把好手。而讓整條生產線具備生命力的,是海科自創的軟件系統。

            火鍋底料智能生產線

            “我們花了近4年時間進行軟件開發和整體設定,讓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在每個環節各司其職,形成良性互動。這些機器人可當操作工、運輸工、監測工,為企業節省了人力成本。”

            聊起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劉陽杰總是滔滔不絕。這背后的底氣,是110余人的技術團隊,人員總數幾乎占了全體員工的1/4。

            ??埔獙⒚磕?%以上的營收投入到這支團隊,給了他們不斷壯大的有力支撐。“除了不斷激發內生動力,我們還長期與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西華大學、四川省食品發酵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科研合作。”劉陽杰說,在技術的不斷精進下,近3年來,??平桓?0余項超千萬級項目,使用超過500余臺機器人(含AGV機器人),幫助多家知名企業打造了智能數字化工廠,帶有“大腦”的生產線高效運轉,成為食品制造行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成都醫學城A區

            深耕技術,讓制造變“智造”,??朴米陨韺嵺`交出了滿意答卷。放眼溫江,技術創新的腳步,也正愈發加緊。自溫江把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納入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后,區內創新平臺林立,建有航天烽火、百裕科技、百利藥業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成都印鈔、雷迪波爾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0家,飛亞航空、恒芯科技等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此外,企業上云、用云和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2022年,11家智能工廠、數字車間在溫江煥然新生,成為先進制造行業的新引擎。

            截至2022年,溫江區共培育“專精特新”企業80家,海科位列其中?!皩>匦隆?,代表的是一家企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及新穎化,于??迫硕?,這樣的理念貫徹始終。在海科,大家心中都有個心照不宣的事實:公司資金總感覺“不夠用”,因為一有營收,董事長就會拿去繼續搞技術研發。堅守至今,所獲UL認證、CE認證等國際認證以及國家專利400余項,是??谱钜詾榘恋某煽儐?。

            多方合力,打造“王牌”產品

            很多人不知道,“科技感”滿滿的海科,是靠一口“大炒鍋”起家的,用術語說,就是生產大鍋、大灶、大儲存倉等供食品生產使用的單一產品。

            上世紀90年代,溫江引入了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等諸多食品制造企業,土生土長的溫江人鄭友林,看到了在家鄉大展拳腳的機遇。2002年,他一手創辦起海科機械設備廠,10余人的創業團隊,在700余平方米的工廠里,為上游食品制造企業輸送產品,播下的創業之種,隨著當地食品制造業資源的不斷豐富,也逐漸生根發芽。

            進入21世紀,隨著食品行業飛速發展,大鍋大灶已不能滿足其發展需求,自動化生產線的打造勢在必行。鄭友林再次抓住時代機遇,在2006年注冊成立公司,海科應運而生,隨之新生的,還有從單一產品打造向全流程生產線打造轉移的創新理念。同年,??瞥闪⒀邪l部,開始技術創新之路。

            海科公司內景

            努力終有回報,在一項項技術成果落地的滋養中,2015年,??其N售額破億,那時,與海科同命運、共奮斗的每一位員工,都高興壞了。

            但海科向上向前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止,助力中國食品制造業向數字化、標準化集體轉型,是其下一個目標。為此,海科開展了跨界取經,劉陽杰介紹道:“食藥、化工、汽車等行業的智慧化改造,早于食品制造業,所以我們將它們的關鍵技術和生產統籌能力進行了學習和嫁接,結合??圃谑称饭に囇b備的技術基底,成功把工業機器人引入食品制造業各個環節中,通過軟件下指令,傳輸帶進行有機串聯,實現了整條生產線智慧化?!?/p>

            海科闊步前行的路上,政策也一路相隨?!熬腿ツ陙碚f,各項政策支持達200余萬元,為我們的技術創新帶來了更多底氣。”海科董事長助理高瞻說。

            如今,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餐廚、智慧工廠、央廚預制菜調理等創新技術服務,都已是??频耐跖疲κ称沸袠I全面邁向工業4.0時代。在不斷向數智化靠攏的探索中,海科“食品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名號在行業內越來越響。

            ??茢底只悄艹床讼到y

            與??仆瑯佑蝎@得感的企業,在溫江還有很多。近年來,溫江以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為中心,致力于當好企業發展“店小二”,對“專精特新”企業持續給予政策、金融支持,并在產業上下游對接、用能、用地等方面第一時間為企業紓困解難,優質的服務讓企業把這里當成“放心港”。

            一直關注、支持海科成長的溫江區新經濟和科技局的工作人員,也深深為企業根植本土、致力科研的精神所感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不斷匹配政策和資金,助力企業不斷走向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p>

            進“圈”強“鏈”,創寫城市未來

            在海科員工食堂玻璃櫥窗上方,有一條長長的屏幕,其中左側所寫的“至少有一半中國人嘗過海科制造的味道”格外引人注目,右側琳瑯滿目的合作品牌耳熟能詳,有無窮、海天、海底撈、申唐、名揚……與各大品牌的深度合作,讓海科的身影隨品牌的渠道網絡走入千家萬戶。

            在消費者的舌尖得到滿足的同時,借助??萍夹g力量實現長足發展的企業同樣喜不自勝。

            著眼溫江,當前共有20余家食品企業的生產線是由??蒲邪l定制。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味食品)是其中的典型。作為擁有“好人家”“大紅袍”等暢銷全國品牌的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2022年5月,海科為其定制的智慧工廠正式投產。

            在天味食品的智慧工廠中,你可以看見自助配料的機器人、均勻慢熬的智能炒料系統、儲存運輸產品的智能倉儲系統……從生產過程到包裝、清洗,全部實現智能化。劉陽杰介紹,在全流程自動化制造和100%數字化管控的基礎上,他們從根本上解決了食品安全、產品品質、風味穩定等行業痛點,“不僅如此,智慧工廠的建成幫助天味食品至少節約了80%的人力成本,實現年產值超20億元?!?/p>

            工業機器人助力生產更高效

            成都圣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萬平方米的智慧工廠,是海科的另一杰作。在產銷協同、智能排產、原料追溯的技術加持下,每天,多達82噸復合調味品在這里生產打包,被銷往全國各地。與此同時,車間員工的工作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告別了高溫、油煙等問題的困擾。

            作為“幕后推手”,海科深知,這一切既是成績,也是責任?!熬G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前進,不斷推動產業的數智化?!眲㈥柦芤择R拉松來比喻這段旅程,“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借鑒的前提下,很多時候是一個人默默地在前面跑,雖然很疲憊,但只要咬牙堅持,一定能夠到達勝利的終點?!?/p>

            如今,??七@名馬拉松選手,通過擴大產能、持續提高設備科技含量,不斷為推動溫江綠色食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年初,溫江食品產業迎來好消息:2022年規上工業企業稅收4.75億元,成為全區工業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支柱產業。

            創新風頭勁,因時而動,借勢向上,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埔徊讲较蚯暗淖阚E,也印證著溫江以創新為驅動,不斷推動綠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質路徑。

            溫江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的這則故事,正在區內更多的“圈”與“鏈”中上演。

            2022年,溫江印發《溫江區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主動融入成都都市農業和綠色食品、醫藥健康、人工智能、新消費產業等產業生態圈,圍繞創新藥、高端診療、高端醫療器械、人工智能、現代種業、綠色食品、活力新潮消費、運動休閑消費、文化旅游消費等重點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關鍵技術重點發力。

            隨著方案的“指揮棒”舞起,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溫江積極開展重大項目攻堅大會戰、招商引智大會戰等工作,竭力引導優質項目、人才資源、創新要素向重點產業鏈加速匯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深度融合,探索產業生態與創新生態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在營商環境不斷優沃的土壤上,溫江區內像??埔粯盂x躍創新企業,如“吃掉噪音”的正升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成都古河云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生物有機肥精準改造土壤的四川中農潤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正乘風而上,不斷轉型升級,追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趨勢,夯實可持續發展基底。

            近日,《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2023年工作要點》印發,提出加快構建“鏈主企業+公共平臺+產業基金+領軍人才+中介機構”產業生態體系,大力培育“上規、上榜、上云、上市”創新型企業集群。

            “施工圖”已部署,溫江蓄勢待發。

            溫江區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至5月,已成功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6家,已組織46家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組織16家企業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接下來,將繼續圍繞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強鏈”“補鏈”開展梯度培育,形成鏈主龍頭企業引領、鏈屬企業配套協同的發展生態。并切實加強對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監測分析,提升服務質效,不斷提升中小企業的總體發展質量,引領重點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城市想要高質量發展,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是必然選擇。進“圈”強“鏈”,溫江正拾階而上,跑出激情、跑出加速度,創寫城市美好的未來。

            相關報道:溫江,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點擊閱讀希望溫江——

            一顆“芯”,一粒種,一條鏈——推進種業振興的“溫江答卷”《《《 點擊閱讀

            鄉村振興繪畫卷 產業致富“好錢景”《《《 點擊閱讀

            高地,是這樣搶占的《《《 點擊閱讀

            一曲江安,奏響時代強音《《《 點擊閱讀

            迎大運,溫江“引體向上”《《《 點擊閱讀

            文廟煥新 與你“遺”見鐘情《《《 點擊閱讀

            擴大“朋友圈”,共贏“多城記”《《《 點擊閱讀

            溫江,讓企業舒心的“智慧”搖籃《《《 點擊閱讀

            從“大炒鍋”到智慧工廠的溫江路徑《《《 點擊閱讀大美溫江——

            煙火慢城,在水一方《《《 點擊閱讀

            城市公園最深情的告白《《《 點擊閱讀

            以花為媒 解鎖花YOUNG溫江樣本《《《 點擊閱讀心安溫江——

            這是溫江“幸?!钡哪印丁丁?點擊閱讀

            見證,一場城與人的雙向奔赴《《《 點擊閱讀

            溫江人 話溫江《《《 點擊閱讀紅色溫江——

            昆侖巨聲回響在幸福溫江的上空《《《 點擊閱讀

            康明惠:永垂星火映柳紅《《《 點擊閱讀百味溫江——“老字號”溫江《《《 點擊閱讀

            更多精彩盡在《環球人物 · 溫江 一座為你留燈的城市》特刊線上版,點擊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