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兩岸人士重慶參訪抗戰遺跡:不忘歷史、攜手前行

            “到了歷史的現場,感覺特別激動。先輩們在當時的環境中,從事生產、備戰、文化教育事業,都非常艱辛。”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27日下午在重慶表示,兩岸人士共同研討抗戰歷史,走入歷史的現場,對增進彼此共識、互相了解很有幫助,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圖為2025“文化抗戰川渝行”兩岸媒體采訪活動走進南泉抗戰舊址群。安梓誠 攝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臺灣光復80周年。連日來,2025“文化抗戰川渝行”兩岸媒體采訪活動在四川、重慶舉行。兩岸抗戰將士后代、抗戰史研究學者,兩岸媒體代表、臺灣自媒體人走進李莊文化抗戰博物館、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南泉抗戰舊址群等地,追尋抗戰記憶。

            丘智賢說,走進歷史的現場,很多當時的殘垣斷壁如今已建設得煥然一新,先輩們如果在天有靈,會感到很欣慰。同時,《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這兩份重要的國際法文件均證明,海峽兩岸不可分割是一個明確事實,不容置疑。

            “我們同說漢語,同過端午,同祭祖先,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臺灣自媒體人李東恩說,歷史不能遺忘,兩岸一家親,同根同源、血脈相連。今天,大家更應攜手前行,讓歷史的傷痕化為團結的力量。

            李東恩說,兩岸同胞心手相連,共創和平繁榮的未來,這樣才能讓先烈的犧牲不被辜負,讓中華民族的明天更加美好。

            參加此次活動,亦是臺灣自媒體人王裕慶首次來重慶,他對此次參訪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張自忠烈士陵園印象尤為深刻。

            王裕慶說,聶榮臻元帥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貢獻不僅在于戰場,更在于他對于國家人才建設的深遠影響。同時,張自忠將軍面對日寇不屈不撓,直至壯烈犧牲,值得所有中華兒女學習。

            王裕慶說,此行他看到了很多文物,也做了很多短視頻。將分享給島內的同胞,讓大家知道大陸的真實情況,也知道抗戰勝利的不易。希望大家通過對史料的了解,明白兩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重慶 物化生可以報什么專業 計算機專業大學排名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