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潮熱,不少人都在說自己靠“空調續命”。廣州一名40多歲壯年男子,卻因連續吹空調吹進ICU。高熱、血尿、呼吸衰竭、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搶救了2周才轉危為安。為何空調“續命”險些成“奪命”?
多器官衰竭搶救2周
40多歲的“山東大漢”楊哥(化姓)獨自來廣東打工,長時間居住在工地臨時搭建的空調板房里。最近幾周高溫來襲,楊哥出現了發燒、咽痛,但他覺得應該只是感冒,沒怎么放在心上,就去附近社區醫院開了“頭孢”等藥物服用。結果三天后好友來找他才發現,楊哥已躺在床上胡言亂語,身上滾燙,氣喘吁吁。
好友趕緊撥打了120,急診測量體溫已高燒至39℃,當時楊哥已煩躁不安,氣促、干咳,且全身多處瘀斑,還拉血尿。經進一步檢查,楊哥已是重癥肺炎、呼吸衰竭、橫紋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于是被立即轉運至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重癥醫學科(ICU)里搶救。
由于楊哥缺氧嚴重、無尿,ICU接診醫生立即給楊哥用上了氣管插管接呼吸機、床旁血液透析、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也立即實施抗感染、化痰平喘、補液等治療,但常規檢查沒有發現病因。
“與一般的肺炎有所不同,楊哥的肺炎在CT上看范圍已經波及一大片。持續高熱不退,但氣道里面居然沒什么痰,而且很快就并發多器官功能損傷,但抽血檢查的白細胞不升高。”該院ICU主治醫師杜炯棟向記者介紹,結合楊哥發病前的居住環境,又對楊哥進行了高通量基因二代測序來查找病原菌。結果在楊哥的血液及肺泡灌洗液均檢出“嗜肺軍團菌”的微生物。
確診嗜肺軍團菌肺炎后,在有創呼吸機、透析等器官功能支持下,醫生采取了針對性抗感染治療,楊哥的病逐漸好轉,2周后轉危為安。
“軍團菌”感染風險點
杜炯棟介紹,嗜肺軍團菌肺炎是因軍團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1976年首先在美國費城退伍軍人中暴發而得名。該病多在夏秋季節高發。軍團菌喜歡在溫水及潮濕悶熱的地方生存繁殖,空調、熱水器、淋浴花灑、噴泉、溫泉等都是其生長的搖籃,所引起的嗜肺軍團菌肺炎極易發展成重癥肺炎威脅生命。
楊哥的妻子表示,丈夫居住的地方就是潮濕悶熱的工地,本覺得有空調還不錯,沒想到卻暗藏了軍團菌的風險。
如何辨別軍團菌肺炎
連日高溫,空調不斷,市民如何辨別自己是否感染了嗜肺軍團菌肺炎?
“與一般肺炎相比,典型的嗜肺軍團菌肺炎癥狀有突發高熱、干咳、頭痛、肌痛,伴有呼吸困難,有或無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和腹瀉等。早期可能很像普通感冒。”杜炯棟說,如果常規抗感染治療后病情沒有好轉,就要及時就醫。尤其是長時間在空調房里的市民更要警惕。
如何與中暑區別?“同樣會引起高熱、橫紋肌溶解,重癥中暑的熱射病,發熱往往是超高熱,而且是因為氣溫過高引起的物理損傷;而軍團菌是因為感染而導致高熱。兩者致病原因不同,環境因素也不同。”杜炯棟介紹。
如何空調“續命”?注意消毒和除濕
廣州近期頻發高溫預警,空調成了不少人的“續命”必備。如何科學使用空調?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ICU護士長鄭靜霞提醒,要注意空調的消毒和除濕:
1、對于空調、熱水器、淋浴器等,建議定期清洗消毒。長時間未用的建議先徹底清潔消毒再使用。
2、空調溫度不宜太低,善用除濕功能。可先開1小時制冷,之后改為除濕模式,以免空氣過于潮濕。
3、長時間使用空調后,應盡量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4、日常保持家中清潔,避免衛生死角。
5、使用空調時間較平時延長時,需警惕軍團菌感染。如有不適,及時就醫排查。
(記者林清清實習生吳錦琇通訊員宋莉萍查冠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