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路由器、機頂盒的燈光是否曾打擾你的睡眠時間?為了解決這個麻煩,上海市世外小學的張尊凱、梅宇宸、李欣宜聚集在一起組成“光影小隊”,用一個暑假的時間,設計出了一款“低碳衛士——一款家用電器節能裝置”,有了這樣的裝置,人們可以躺在床上用手機APP對家用電器進行開關控制,既能節約用電,也可以減少光污染。
幾年前一則“小男孩掉入深井,消防員救援失敗”的新聞讓徐匯中學女生竇一帆為孩童的逝去而惋惜。后來,家中裝修時,她第一次見到“膨脹釘”并受到啟發,據其原理設計出一種“自適應深井救援裝置”,希望悲劇不再重演。
今天下午,徐匯區第三十六屆青少年科技節在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幕。開幕式上,兩名同學講起自己的發明和發明的故事,眼里閃著光。
“光影小隊”說,為了制作這款裝置,三人時常利用業余時間湊在一起鉆研。他們也遇到過不少小麻煩,有一次,他們發現手機APP的時間和真實時間差了兩分鐘,他們一行行調試代碼,最后終于發現了錯誤之處,解決了問題。還有一次,燈泡亮不起來,他們把軟件部分和硬件部分排查了一個半小時,最終發現問題在于燈泡裝反了,這使他們啼笑皆非。
“編程有一個地方錯了就全部錯了,這個很鍛煉嚴謹性。”張尊凱感慨?!懊恳淮五e都感覺很煩,”梅宇宸說,“但調試出來很有成就感,覺得能做出這個東西太不容易了。”
“通過這個項目,我進一步加深了對于科學創新的認識,學習掌握了3D打印、激光雕刻技術,也磨煉了自己學以致用、迎難而上的意志?!备]一帆說,從五年級開始學習編程,平時的一大興趣就是在網絡社區幫助游戲設計者找代碼的“bug”,軟件部分對她來說不難,但設計款裝置需要用到不少硬件方面的知識,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學校安排了《3D打印的創意與實現》的拓展課程,她結合課上所學,用學校的3D打印機制作出了最終的成品。
在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相關負責人看來,孩子們對于科技活動的參與熱情持續增長,令人欣慰。介紹,近三年,徐匯學生參加市賽科創大賽作品數每年遞增25%。在第38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徐匯區共申報1421項作品。其中,青少年創新成果板塊,共申報1054項,同比去年增長25%;獲獎527項,比去年增長20.04%。就在開幕式現場,一場熱鬧的科技嘉年華讓同學們找到各自的興趣點——有人忙著參觀徐匯區學生科創成果展,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位育中學、西南位育中學的隊伍在機甲大師邀請賽上廝殺正酣,“眾生的地球”“未來工程師”“我AI未來”等三大板塊30余項科技活動吸引了全區中小學生參與體驗。
活動現場,徐匯區光啟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聯盟正式成立,將促進徐匯區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區域教研、課程開發、賽事活動、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徐匯區各項青少年科技活動也全面啟動,光啟科普講座校園行活動則將推出近百場講座,邀請院士、教授、各領域大咖走進校園與青少年面對面交流。繼去年的南極“云科考”活動之后,北極“云科考”主題科普活動也即將上線。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實習生 吳小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