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朝陽區703條背街小巷將再整治提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訊(記者趙婷婷)朝陽區正在加速推進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朝陽區將對現有703條背街小巷分三年進行提升,分級分類對照“十無”“五好”“四有”的標準,進行硬件修補、制度完善、資源挖潛等。同時,今年朝陽區還將對照“精品街巷”標準,對化家胡同、三里屯西街、祁家豁子街等背街小巷進行提升、完善。

            日前,朝陽區首條背街小巷“精品街巷”——潘家園街道武圣東路完成改造。地處東三環外潘家園地區的武圣東路,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小巷子。改造后的小巷古樸雅致,頗有潘家園文化特色。小巷東側鑲嵌著瓷器、皮影貼片等元素的文化墻將潘家園的歷史和底蘊娓娓道來,西側共享綠地“蘭臺園”里,小雛菊、金雞菊、石竹等花開得正艷,把整條路裝扮得生機盎然。

            據介紹,武圣東路的改造充分結合了潘家園文化特色,采取中式傳統色彩赭、金黃、牙白進行粉刷,并以瓷器、皮影戲、印章、古錢幣等元素符號做點綴。沿著東側文化墻行走,既可以觀賞到張貼著北京古玩城、北京眼鏡城、潘家園舊貨市場等地標性建筑的水彩畫,又可以一路學習了解青銅器、木雕、青花瓷、文房四寶、皮影戲等中國傳統文化。小巷西側坐落著朝陽區檔案館新館,門前的“時光印記之門”景觀小品,選取印章元素搭配檔案館書籍、檔案等元素設計而成,兩枚印章排列成對開門的形象,藝術地表現時光穿越的意境,寓意朝陽區迎著朝陽,開放進取,不斷書寫美好新時代。

            “今年開始,朝陽區啟動了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與前兩輪不同的是,本輪在強調精細化的同時,還提出了打造‘精品街巷’的目標,更加注重人文、宜居。”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武圣東路就是朝陽區打造的首條“精品街巷”。

            在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行動中,朝陽區將對全區現有的703條背街小巷分三年進行提升,其中,2023年完成209條、2024年完成195條、2025年完成299條,分級分類對照“十無”“五好”“四有”的標準,進行硬件修補、制度完善、資源挖潛等。除了武圣東路外,今年朝陽區還將對照“精品街巷”工作標準,從歷史文化、綠化美化、生活休閑、便民服務等維度對化家胡同、三里屯西街、祁家豁子街等13條背街小巷進行提升、完善。

            在整治提升過程中,朝陽區將把“精品街巷”治理與文明城區創建、“疏整促”等重點工作結合,從形象氣質上突出國際化、奧運文化等朝陽特色,增加街巷文化底蘊;從環境品質上按照“公園城市”建設要求,利用小微空間、立體空間等,盡可能增綠添綠;從生活品質上按照綜合提升的思路,整合圖書室、健身區等資源,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要;從宜居宜業上突出便民利民宗旨,從服務網點、停車資源供給等方面進行完善,進一步提升街巷顏值和管理品質。

            新一輪治理任務完成后,朝陽區將按照“治理一條、鞏固一條、管護一條”的原則,全面強化背街小巷長效管理,明確背街小巷內道路、綠化、設施等管理主體,加強日常維護管養,用好小巷管家、“門前三包”責任單位等社會資源,共同參與背街小巷日常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提升群眾滿意度,共建和諧宜居家園。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