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三一科學城效果圖。 資料圖片
□涂帥
7月28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在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加快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提供有力支撐。自古以來,湖南就是人才輩出之地,既有“惟楚有材”的名句,也有“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佳話。
如何在新時代的湖南培育“人才森林”?只有堅持黨管人才、加強產才融合、深化制度改革,才能厚植人才基礎,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明方向,強化黨管人才“引領力”。“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才。”只有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人才工作的全過程,才能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人才發展優勢。在基層,要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在強化責任落實中,不斷完善黨管人才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持續改善黨管人才方式方法,共同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同時,在深入推進人才政策時,要堅持目標導向,明確人才發展的戰略布局,在加大團結凝聚、教育引導、聯系服務力度中,引導人才砥礪報國之志、厚植為民情懷。
破藩籬,釋放制度改革“驅動力”。目前,在人才和用人主體之間還存在一些堵點,堅持問題導向、持續破舊立新,才能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這就要求我們放權要更加到位、人才評價要更加科學、激勵措施更加有效。要圍繞放權松綁減負搞活,充分發揮用人單位在人才吸引和人才使用中的主體作用,以市場化手段進行人才資源配置;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開展人才職業能力專場評審,建立以創新、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市場價值回報人才價值。
促發展,培育產才融合“協同力”。一流平臺需要一流人才,一流平臺成就一流人才。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就要以加強產才融合促進湖南高質量發展。不沿邊、不靠海的湖南,靠什么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除了用好改革創新這把“萬能鑰匙”外,通過引聚產業高端人才、依托資源優勢培養人才,以此促進產才融合才是關鍵。在聚焦優勢產業集群、解決“卡脖子”技術等難題上,要引聚高精尖缺人才,用好現有高校資源,推廣“訂單式”培養和新型學徒制,讓科技人才成為中堅力量,成為突破重點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發展屏障的利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