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23日訊(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陳小慧)8月16日,深圳市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該措施針對性強、舉措精準有力,有利于加速釋放民營企業發展動能。”廣東省政協常委、深圳市知聯會會長譚剛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譚剛認為,民營經濟是深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力量。從全國來看,深圳被稱為“中國民營經濟第一城”彰顯了民營經濟在深圳的重大作用,在深圳推出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政策舉措,尤其具有重大意義。
在譚剛看來,深圳要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關鍵在于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制度障礙、切實做到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
一是搭建市場準入的制度保障。“如《措施》第9條‘優化統一大市場準入環境’所述,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可加快推動深圳放寬市場準入24條特別措施落地實施,進一步放寬電信、能源電力、數據要素等領域市場準入;另一方面,結合優化營商環境方案,進一步細化各種市場準入的制度保障細則。”譚剛說。
二是一視同仁放寬行業領域準入。譚剛表示,一方面著力在深圳民營經濟具有優勢的領域如特色產業、平臺經濟等方面,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加大應用場景開放,形成具有深圳特色、創新明顯的市場準入環境,正如《措施》第3條提到的“加大高端裝備、智慧物流、商貿消費、安全應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應用場景開放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新場景開發建設。”
三是支持公平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和財政資金工程投標。《措施》第6條提出,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譚剛認為,要在政策基礎上,明確投資清單和實施細則,明確民營企業參與政府工程投標的入圍及數量比例等等。
此外,在公平融資前提下制定有利于民營經濟的融資政策。《措施》提出,加強民營企業融資支持。設立50億元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