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杭州亞運會籃球、游泳、跳水和花樣游泳的比賽場館,位于錢江南岸的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館、游泳館一直備受關注。隨著亞運會腳步越來越近,它們建設得怎么樣了?又蘊藏了哪些令人驚艷的綠色科技?近日,記者實地探訪這一目前國內最大的雙館連體式建筑,為你揭秘。
導光管25年不用換
走近奧體中心主體育館,陽光穿透細密的“屋蓋網殼”,在地面上“畫”出變幻無窮的圖案。從外觀看,2.5萬噸“鋼鐵戰衣”包裹下的雙館,采用獨特的流線造型,遠看像是一只銀色的蝴蝶,形成了以“化蝶”為形象的杭州主題特色文化。
而事實上,除了驚艷的造型外,這“鋼鐵戰衣”內也是大有乾坤——“2萬余根構件,均按區域單獨編號,并通過BIM技術生成‘專屬二維碼’,讀取后可獲得重量、規格、型號等信息。”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建筑、施工、運行各類信息都整合在三維模型數據庫中,各方工作人員就可憑借其實現協同作戰,提高工作效率。”
當然,科技植入帶來的不僅是高效,還有綠色與環保。在主體育館和游泳館上方共設置了210個導光管,通過頂部采光罩,可將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內,相對日光燈有無頻閃、節能的優勢,使用壽命長達25年。不僅如此,能源管理系統采用算法模型,可以分析計算各個環節的最佳照明亮度、能耗等,從而挖掘節能空間,每年照明節能30%以上。
“冰籃轉換”最快8小時
相比其他籃球場,主體館具備的“冰籃”轉換功能,也讓人驚艷不已。
“兩周前,在主體育館剛剛舉辦了‘戰馬杯’全國大學生冰球聯賽。”場館運營公司工作人員孟芳麗說,“融冰、鋪地板,把它轉化成籃球賽場,最快只要8小時。不僅耗時短,而且節省了大量材料。”
據了解,這是浙江省內首個能實現“冰籃轉換”的場地,亞運會期間將承擔籃球比賽,亞殘運會期間將承擔輪椅籃球比賽。但這里也同樣可進行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等冰上運動項目。
與之相鄰的游泳館,則是目前國內座位數僅次于水立方的全國第二大游泳跳水館。杭州亞運會期間將承擔游泳、跳水和花樣游泳的比賽以及杭州亞殘運會的游泳比賽,先后決出53塊金牌,是產生金牌數最多的場館。
游泳館內各池設置一套獨立的水處理系統,其核心設備之中的燭式硅藻土過濾器過濾精度可達1~2微米,不僅可以濾除水中的懸浮物,而且可以濾除常規消毒無法殺滅的寄生蟲,使得過濾水安全可靠。同時,循環水泵采用變頻處理工藝,可根據需要自動調節處理速度以降低能耗,節能可達15%以上。
另據場館運營方介紹,從去年5月開展首場壓力測試活動以來,奧體中心主體育館、游泳館已成功舉辦體育、電競等賽事共18場。目前正在做收尾工作,接下來仍將以高標準的實戰狀態做好各項壓力測試。(記者 項捷 蕭山微融圈 洪美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館 奧體中心主體育館 綠色科技 杭州亞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