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樂山發現“高顏值”天然睡佛 綿延15公里

            提到睡佛,很多人都會想到四川樂山三江匯流之處的巨型睡佛,全身長達4000余米。最近,在當地文旅資源普查中,又一座深藏大山的巨型天然睡佛——銅河睡佛被發現并悄然走紅,全身大約長達15000米,形態十分逼真,令人驚艷。

            4座山體組成巨型睡佛

            形態逼真令人驚艷

            在樂山市沙灣區軫溪鎮萬坪村3組,來到山頂一地勢平坦開闊之處,向西北方向望去——10多公里外的一座巨型天然睡佛躍然眼前。

            “你先看它的臉,整張臉五官協調,比例絕佳,面相莊嚴,額頭飽滿,發髻完整。”50歲的村民楊樹才介紹,睡佛眼睛緊閉,鼻梁高挺,嘴巴微微上翹,好像露出神秘的微笑,最完美的是下巴的弧度。

            只見整座睡佛頭部枕于西北方向,腳部伸向東南方向,橫臥于群山之間,綿延于大渡河畔。睡佛并非人工鑿刻,而是由四座山交疊自然形成,山峰輪廓勾勒出來睡佛模樣,形態十分逼真,著實令人驚艷。

            楊樹才告訴記者,在他很小的時候,便聽長輩說起了河對面的這尊巨型睡佛,真的非常像,并不是刻意聯想,不過外界很多人并不知曉。直到今年3月,在文旅資源普查中,當地將這一睡佛情況上報。

            睡佛綿延15公里

            對面發現佛塔遺跡

            睡佛所處山體位于峨邊縣五渡鎮境內,但沙灣區軫溪鎮萬坪村3組是最佳觀景點。據沙灣區文旅資源普查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睡佛屬于地文景觀類地表形態亞類的奇特與象形山石,呈東北-西南走向,隸屬于峨眉-大瓦山斷裂帶。

            經過測算,該睡佛綿延約15公里,最高處2380米,最低處1908米。睡佛頭部位于胡崗附近,“發髻”“額頭”“眉毛”“鼻梁”“嘴唇”“下顎”“足部”等均清晰可見,形態逼真。

            該負責人介紹,大渡河俗稱“銅河”,在歷史上兩岸銅礦開采盛行。據當地流傳,在漢代有一名叫龍十萬的礦主,在睡佛山下采礦,通過大渡河船運,以供煉銅鑄幣之用。因當地大渡河水流湍急,經常發生沉船事故,后經高人指點,于礦山對面今萬坪村3組處修建佛塔一座,占地約2畝。

            佛塔建成后,工匠們驚奇地發現佛塔對面的山形正好是一座睡佛,從此佛塔與對面睡佛共同鎮守此段水域。如今,佛塔早已被毀,但遺跡可見,現小地名為塔包。

            未來將重建觀景平臺

            恢復“佛塔相對鎮銅河”景象

            在肇慶星湖、廣東觀音山、瀘沽湖王妃島、安徽九華山等地也有天然睡佛,但新發現的樂山銅河睡佛形態更加逼真。“因其通過山體自然落差、山脈走勢形成,加上觀賞者的視覺觀感和心理擬態,使其更具神秘色彩,仿佛靜臥于群山之中。”該負責人表示。

            目前,當地計劃在原佛塔遺址處進行恢復性重建,成為銅河睡佛觀景平臺,重現昔日“佛塔相對鎮銅河”景象,并將在其周邊新建旅游公路,與附近杏嶺秘境、龜石林、萬畝茶山等資源連通成為旅游區,發動當地村民參與旅游開發經營活動,實現旅游富民。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樂山 睡佛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