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辦。雙方約定,將在博物館運營信息共建共享的基礎上,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動兩地文化遺產保護進程。作為兩館簽約后的第一個實質性成果,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歷史與藝術展》(暫定名),將于今年8月登陸金沙。
今年4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重慶市文化和旅游委共同簽署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物保護利用戰略合作協議》等一系列合作協議,兩地將協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巴蜀考古、石窟文物保護展示等11個方面聯動協作,推進兩地文物事業協同發展,一起奏好“文物曲”、共同唱好“雙城記”。此次金沙與大足牽手,正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合作背景下結出的碩果之一。
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的相遇
四川和重慶,自古并稱巴蜀,是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兩顆耀眼的明珠。由于地緣相近,文化上同氣連枝,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巴蜀文明。
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川渝石窟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位于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廣泛、保存完好,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盛極于兩宋,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造像藝術之精華,實現了外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完美融合,被譽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后一座豐碑”。1999年,重慶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古蜀文明遺址的申遺進程備受關注。2006年,包括金沙遺址在內的“古蜀國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此次簽約,讓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首次牽手。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講到,大足石刻已經申遺成功20余年,無論是文物保護,還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等方面都為古蜀文明遺址申遺提供了豐富經驗。
新展將至
誕生兩館首個合作成果
作為兩館簽約后的第一個實質性成果,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聯合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歷史與藝術展》(暫定名),將于今年8月登陸金沙。據介紹,展覽將通過大足石刻研究院藏60余件(套)宋代至明清石刻藝術精品,集中展示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石窟為代表的大足石刻造像,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審美藝術,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2018年9月,包括金沙遺址博物館在內的西南地區八家博物館曾聯合舉辦 《盛筵——見證中的大西南》展覽,以一場青銅器的盛筵,見證了巴蜀文化與西南其他文化蓬勃發展的歷程,顛覆了文獻記載里“蠻夷之地”的說法。當時光流轉上千年,巴山蜀水孕育的大足石刻又以兼收并蓄的精神內涵和精湛的工藝驚艷世界。今年8月,到金沙開啟石刻藝術的發現之旅吧!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