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上演中國交響專場 外國網友:如此美妙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上演中國交響專場

            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上演中國交響專場 劇院供圖

            27日晚,國家大劇院“聲如夏花”系列音樂會迎來了第十一場“炎黃故事”,這也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系列線上音樂會以來的首場中國交響作品專場,由指揮家陳琳執棒,琵琶演奏家李佳、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共同呈現。

            截止到6月27日23點時,本場音樂會的在線播出點擊量共計2640萬。

            本場音樂會的作品大多取材自中國民間音樂,從秀美的江南小調到蒼茫的西北旋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華夏曲調濃縮在一場音樂會中,讓觀眾在聆聽中國傳統文化的交響表達之余,更感悟到了“炎黃故事”中的雋永篇章。

            指揮家陳琳表示,“本場音樂會作品的遴選考慮到了學術高度和不同年代觀眾的審美偏好,從地域性上看是從南到北,既有江南風格也有西北風格;作曲家方面更是囊括了不同時代的重要作曲家,既有老一代的呂其明先生,也有目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陳其鋼先生。”

            當晚音樂會,鮑元愷代表作《炎黃風情》中的“江南雨絲”,以江南民歌特有的細膩柔婉、清新秀麗,勾勒出一副小橋流水人家的煙雨畫卷。

            陳其鋼為弦樂隊所作的《走西口》,是中國民族旋律與西方現代作曲技法完美結合的佳作,其淳樸蒼涼的曲調在弓弦往來間,將背井離鄉的思念愁楚淋漓展現。

            作曲家吳祖強、王燕樵與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先生合作創作的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由真實事件改編,具有濃郁的內蒙古民間音樂色彩。琵琶演奏家李佳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該曲演繹的珠聯璧合,玉珠走盤般的琵琶弦語在管弦樂隊的烘托下,詮釋出不畏艱難、奮勇拼搏的時代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李佳師從劉德海先生,《草原小姐妹》的演出也向今年4月離世的國樂大師劉德海獻上無盡哀思。

            一曲慷慨激昂的《紅旗頌》將音樂會推向最高潮,這首由呂其明創作的革命頌歌,在管弦樂團的演奏下生動再現了開國大典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歡慶景象,宏偉莊嚴的歌唱性旋律迸發出振奮人心的力量。

            遠在新西蘭的陳立發表評論:“整場音樂會,無論是抒情委婉、歡快俏皮的《江南雨絲》,還是和聲新穎、曲調蒼涼、抒發離別、變遷與期待的《走西口》,以及寬廣悠遠、有如‘音畫’般的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和氣勢恢弘、波瀾壯闊、激情振奮的《紅旗頌》,女指揮家陳琳都以精彩的詮釋把握住音樂的神髓,將這些大眾喜愛的中國經典作品予以完美的呈現,令人贊嘆。”

            中國音協音樂評論協會理事陳志音表示:“用西洋樂器、西方技術,講中國故事、寫中國作品,百年以來,音樂家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隙ú荒芸偸?lsquo;懷舊’,不能只有‘梁祝’‘黃河’……既不能止步更不能倒退,必須砥礪前行。今天這場音樂會,所有的作品都是‘路上’重要節點的代表,這一串串的足印,無不閃耀光芒。”

            此外,本場音樂會的直播共有來自英國、德國、法國、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菲律賓、巴基斯坦、新加坡、日本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的七大洲共51個國家及地區的海外用戶觀看。

            一位法國網友留言道:“在這艱難時刻,音樂最能夠把我們聚到一起。法國現在多云,太陽照常升起,但我仍然要向中國朋友道一句‘晚安’。感謝整個團隊帶來如此美妙的音樂會!” (記者 高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國家大劇院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