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早上9點,結束晨練、吃過早飯的原開心來到書房,戴上老花鏡,取出毛邊紙,將放大鏡輕輕地放在書邊,磨好墨后,開始抄寫《紅樓夢》。
在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五馬街道南石槽村,已經73歲的原開心每天堅持抄寫四大名著,5年的時間里抄寫了3649張毛邊紙,共120余萬字。在他的書房里,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一應俱全,一摞摞、一張張抄寫完的紙張整整齊齊地堆放在書桌上,隨意翻開其中一頁,一筆蠅頭小楷,字跡工整,版面整潔。
談起抄書的緣由,原開心說:“我喜歡安靜,寫書法不僅是我的愛好,還能修身養性,平時我就喜歡寫寫畫畫,以前每年過年時,還幫大家寫春聯。”5年前,在一次讀報過程中,他無意中看到一則書法家手抄“四大名著”的消息,便萌生了抄寫四大名著的想法。
雖然抄書不是難事,但對于一位老人來說并不是那么容易。選紙是原開心遇到的首要問題,紙張薄了墨汁容易把紙洇濕,厚了又不易裝訂,經過幾番考慮,他最后選用了寫楷書的毛邊紙。紙張買回后,他先把每張毛邊紙裁成6等份,再將裁出來的紙一張一張疊起來壓平、打好格。每次抄寫時,他不僅要帶上老花鏡,還要拿出放大鏡,“有時抄書時間久了,眼睛會有些累,用放大鏡看得更清楚些”。
原開心的妻子張海珍告訴記者,他特別喜歡傳統文化,20多歲時便自學毛筆字,從年輕時起就經常讀古書、寫書法,有時寫信也用毛筆完成。“剛開始抄寫四大名著時,我擔心他年紀大了,耗時耗力,身體可能吃不消,慢慢地我發現,他做這件事情時很開心,我也就支持他抄寫。”
2019年春,原開心完成了《三國演義》的抄寫,緊接著又開始抄寫《紅樓夢》,有了之前的經驗,他在抄寫《紅樓夢》時快了很多,現在只剩20回沒有抄完。
5年來,原開心用掉了80多支毛筆、近4000張毛邊紙,抄寫好的紙張摞起來近一米高。“抄寫完《紅樓夢》,還要抄寫《水滸傳》《西游記》,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手抄四大名著的心愿,把手抄的四大名著留給孩子們,也算是一份心意,希望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原開心說。
作者 吳瓊 崔翔 宋璐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