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內蒙古發現距今8400年至7600年遺址 規模最大的新石器時代居住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對外消息指,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發現一處乃仁陶勒蓋遺址,該遺址距今為8400年至7600年,是迄今為止內蒙古中部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國家基本建設辦公室主任包青川20日表示,該遺址的發現進一步開拓了中國北方草原地帶新石器時代早期考古學文化,為研究東北亞地區的早期文化類型、中國北方生態交錯地帶的原始生產生活形態提供了更多的線索。

            據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文物保護管理站、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文體旅游廣電局從6月中旬到9月中旬對該處遺址的墓葬群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共發現新石器時代早期房址270余座。

            “此次考古發現的房址出土遺物有動物骨骼、陶片、骨器及大量石器。”包青川說。

            考古部門表示,根據乃仁陶勒蓋遺址出土的文物初步判斷,其年代比四麻溝遺址要早,與裕民文化類型相當。

            資料顯示,內蒙古考古部門此前發現的裕民遺址、四麻溝遺址等考古發掘表明,裕民文化是北方草原新石器時代的開端,裕民文化遺址距今為8400年至7600年。

            此外,該遺址還發現了14座鮮卑早期墓葬,墓葬為帶棺的土坑豎穴墓,出土有陶罐、串珠、樺樹皮等。(記者 李愛平)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內蒙古 遺址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