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晚從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陜西寶雞市陳倉區發現一處大型秦漢時期祭祀遺址,勘探發現上千座放置動物骨骸的祭祀坑。結合歷史文獻判斷,這處遺址是距今2600余年前由秦宣公設立的密畤祭祀遺址。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和研究。目前,已勘探發現1400多座祭祀坑,并對其中50多座進行了發掘和清理。這些祭祀坑分為長方形和長條形兩種類型。長方形祭祀坑主要分布于遺址的西側,坑內發現了大量用于祭祀的馬骨。長條形祭祀坑分布于遺址的東側,坑內發現大量用于祭祀的牛骨。
同時,考古人員還在遺址的核心區域發現一處較大的磚瓦堆積區,面積約2000平方米,清理發掘出筒瓦、瓦當等建筑材料以及用于祭祀的玉器殘片,說明這里曾經存在一處規模較大的高等級建筑和祭祀場所。初步斷定,這是公元前672年遷都雍城的第二代秦國國君秦宣公出征討伐晉國前建立的密畤。
中國國家博物館下站遺址考古隊領隊游富祥表示,整個遺址犧牲的數量非常驚人,從發現的大量祭祀坑和祭祀的牲畜、玉器來判斷,應該是秦宣公設立的密畤。(記者 田進)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密畤祭祀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