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2020“甲骨文杯”國際學生“我與漢字”演講比賽 分享中國故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是中國傳媒大學馬來西亞籍學生楊依婷學習中文后,背誦的第一句中國古詩。

            17日在河南鄭州收官的2020“甲骨文杯”國際學生“我與漢字”演講比賽上,作為來自韓國、柬埔寨、捷克、塔吉克斯坦、馬來西亞等10國參賽選手之一,楊依婷用標準的河南話和粵語向來賓揮手打招呼:“鄭州你好,黃河你好呀,我來了。”

            當日的比賽現場,參賽選手或激情、或溫雅、或深沉地講述與漢字情緣,分享中國故事,闡述對中國傳統價值觀“和合”的理解。

            本次大賽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河南省相關單位承辦,以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和合”為主題。大賽自今年10月16日線上開賽以來,吸引了數千名國際學生踴躍參賽。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戶思社致辭說,把“和合”作為本次比賽主題,是期望選手們理解中國“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文化理念。

            戶思社說,疫情下的當今世界,各國利益休戚相關,人類命運更加緊密相連,“希望各國放棄爭議和偏見,以‘合’理念開展合作,共創和平、安寧、繁榮、美麗的世界”。

            從甲骨文“京”字開始,亦用其收尾。北京外國語大學捷克籍選手駱恒,通過講述“京”字的由來,分享了自己與“京”結緣以及在北京的生活趣事。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自詡“段子手”的北京語言大學盧旺達籍選手馬思蓮,用一段繞口令開始她的演講。始于興趣,學于文化,終于傳播。馬思蓮希望未來能夠成為漢語和漢字的傳播者。

            來自喀麥隆的歐力,用他和漢語老師的一段故事,撥動觀眾心弦,獲本次比賽特等獎。(闞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甲骨文杯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