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紅學會會長:越劇電影《紅樓夢》適合表現人物性格

            “我1978年第一次看越劇《紅樓夢》電影,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想起來仍然不平靜。”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說。

            在2020年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期間,國圖藝術中心日前策劃舉辦了“光影中的名著·中國優秀電影展映——越劇舞臺藝術片《紅樓夢》及映前導賞”活動,采用展映與導賞講座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到張慶善進行映前導賞。

            他介紹,1962年風靡全國的越劇版電影《紅樓夢》,由越劇大師徐玉蘭飾演賈寶玉,越劇大師王文娟飾演林黛玉,1978年至1982年,這部電影的票房達2億,吸引了12億人次觀看。“這個2億的票房,現在聽起來似乎不多,但是當時票價可是兩毛錢啊。”

            張慶善用“經典的改編,改編的經典”來形容這一版越劇電影《紅樓夢》。在他看來,為什么這部電影如此有魅力,原因有三:首先,劇本改得非常好。“其實原著非常不好改編,內容太豐富,頭緒太繁雜,情緒太平淡。今天你來看看我,明天我來看看你,今天吃螃蟹宴,明天看個戲。”他指出,電影劇本刪繁就簡,緊緊抓住寶黛愛情這條線索,實現了戲劇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電影集中了一批藝術大師。“徐大師的寶玉,盡顯率真赤子之心;王大師的黛玉,活靈活現了弱柳扶風的勁兒。后來87版電視劇《紅樓夢》就是照著王大師那個演繹的勁兒,來尋找飾演黛玉的演員,最后鎖定了陳曉旭,成就了經典。”

            再次,電影中的唱腔和唱詞都極好,“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幾乎成了該劇代名詞。

            同時,在他個人看來,越劇藝術特點也特別適合表現《紅樓夢》的情感,越劇唱腔的委婉纏綿抒情,適合表現人物性格。

            越劇電影《紅樓夢》由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和香港金聲影業公司聯合出品,影片選取《紅樓夢》小說中的幾個典型情節,在有限范圍內盡可能體現原著的精神風貌及思想內涵。片中的主要唱段幾乎全數成為經典名段傳唱至今,尤其“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一段更是家喻戶曉。

            張慶善的解讀讓現場每一位觀眾聽得津津有味,在了解了名著的那些事兒之后,大家饒有興致地欣賞了影片。影片結束時,現場觀眾以熱情的鼓掌表示對這部越劇電影的認可和贊賞。

            據悉,12月23日,國圖藝術中心還將舉辦《滿天星業余交響樂團國家圖書館讀書周暨迎新年專場音樂晚會》。(記者 應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紅樓夢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