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非遺”閩劇經典劇目福州展演迎新春 場演出座位可售票數75%

            15日晚,農歷正月初四,經典閩劇《孟麗君》在福州閩劇院劇場上演,拉開“迎新春”“慶元宵”閩劇經典劇目展演系列活動序幕。

            當晚,閩劇《孟麗君》由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優秀青年演員謝婉萍、楊帥、余根舒聯袂演出。該劇講述的是孟麗君因父蒙冤,家遭株連,危急中主仆二人女扮男裝,星夜出走,立志為父伸冤,為國雪恥。臨行,將自畫像贈未婚夫皇甫少華,二人對天盟誓,矢志不渝……

            為豐富民眾春節期間文化生活,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承辦的“迎新春”“慶元宵”閩劇經典劇目展演系列活動,從2月15日至3月4日春節期間在福州舉行。

            展演期間,閩劇經典劇目《孟麗君》、《楊門女將》、《三搜幻化庵》、《蘭花賦》將先后與觀眾見面。展演陣容強大,由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吳則文,國家一級演員林穎等閩劇表演藝術家領銜主演。為了響應留榕過年倡議,此次展演為廣大在榕務工人員每場提供100張免費戲票。

            為做好疫情防控,劇院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每場演出座位可售票數為75%,采取間隔、錯位就坐,進入劇院的觀眾需出示演出票和“八閩健康碼”,佩戴好口罩方可入內觀看。

            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主任楊東表示,作為國家級非遺保護單位,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將以展示福州傳統閩劇文化,彰顯福州古城歷史內涵和魅力為目的,推出一系列閩劇精品劇目展演及優秀精品劇目創作向今年將在福州舉辦的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獻禮。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于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2006年5月20日,閩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獲得“閩劇”保護單位資格。(記者 劉可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非遺 閩劇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