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貴州省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 文化堆積連續完整

            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名單公布,按照年代早晚排序,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名列榜首。

            來自舊石器時代的石器、骨器等大量地層關系明確的文化遺物,兩座距今1萬多年的墓葬,以及伴生的人類頭骨化石,水、陸生動物遺骸和植物遺存等,這些都是2016年至2020年,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的重要發現。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張興龍介紹,招果洞遺址位于貴州貴安新區高峰鎮巖孔村招果組,經過5年,累計工作時長800多天的考古挖掘,最終確認該遺址文化堆積從距今4萬年,跨越了整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連續完整,厚度大約8米的文化堆積也是目前洞穴遺址里最深的。

            考古隊把招果洞里的人類活動的遺跡分為一、二、三期,一期又分成了早、中、晚段,其中包括古人類經歷末次冰盛期,通過挖掘發現,該時期用火的遺跡逐漸增多。在招果洞遺址里,發現50余處用火遺跡。而且,人類在洞穴里活動的頻率增多,對洞穴利用的強度也加大了。

            張興龍說,招果洞遺址文化堆積連續完整,這在云貴高原乃至全國都是極為少見的。招果洞遺址揭露出自舊石器時代晚期至全新世的50多個火塘和人類活動面,填補了以往工作的空白,為研究西南地區早期人類居住活動,進一步復原史前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證據。

            招果洞遺址發現的一萬多年前的磨制石器,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通體磨光石器之一;該遺址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用火遺存最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之一;該遺址發現的一萬多年前的墓葬和隨葬品,也是中國南方最早的墓葬遺存和隨葬行為之一;該遺址也是中國目前出土磨制骨角器最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在云貴高原乃至全國,都極為少見。

            張興龍介紹:招果洞遺址是黔中地區人類活動的最早證據,對于建立黔中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具有重要意義。招果洞遺址的發掘,對于全面了解低緯高原喀斯特山區的人類特定適應生存策略,對于研究中國南方低緯高原山區古人類對氣候劇變的適應策略,具有開創意義。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還將進一步啟動對招果洞遺址的發掘工作,并將對發現的兩具古人類遺體進行DNA提取,并與周邊人種進行對比。(記者 楊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招果洞 遺址 文化堆積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