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在京成立的“當然有戲”戲劇內容廠牌一口氣發布了21部原創作品。音樂劇《搖滾浮士德》作為“當然有戲”首部自制作品,主演劉令飛、葉麒圣在現場驚艷演繹了其中一個片段。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表示,去年一年對中國演出行業來說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市場剛剛可以恢復100%的前提下,就迎來了這樣一個創作者大會,是十分可喜可賀的。眾所周知,目前國外演出項目暫時還不能進到中國市場,所以我們的市場要依靠更多原創劇目。“我認為聚焦原創,就是聚焦我們原創作品的演出市場,是非常有意義的。”
投年輕人所好聚焦原創
“當然有戲”廠牌主理人、制作人李婧透露,“當然有戲”將以合制及自制孵化的方式重點布局商業話劇、燃音樂劇、輕沉浸式三大品類,聚焦三個制作方向:第一,創投精品劇目,挖掘好故事、搭建好團隊,輸出好制作,保證起點品質;第二,布局創新體驗,拓展演繹場景,制造沉浸式體驗,引領戲劇發展潮流;第三,著力本土表達,持續關注“小真大正”。改編名家名作,創作新經典,賦予海外名作以中國審美。
圍繞年輕人的消費喜好,“當然有戲”廠牌在自制方面將專注“當下”“青春”“有趣”等創意巧思的開發,重點通過阿里文娛IP改編、新銳版權復制、潮流內容孵化打造青春故事,創作超現實呈現,建立與當下年輕戲劇觀眾的連接,推動優質戲劇IP破圈。
30日的發布會現場,“當然有戲”一口氣發布了21部作品。其中,話劇《清明上河圖密碼》、音樂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街舞元素沉浸式游感體驗劇《消失的時間》、阿里巴巴動物園親子劇等4部作品均為阿里文娛內部IP改編劇目,這部分“跨屏創作”將作為新增量填補市場空缺;在合制作品方面,與SMG Live合制的音樂劇《偽裝者》、與鼓樓西制造合制的話劇《壞小孩》、與抓馬艾克斯合制的話劇《長安客》、與有朋樂乎、光影東方合制的沉浸式戲劇《午夜北平》等全新作品亦備受行業期待,最早將在今年下半年與觀眾見面。
此外,音樂劇《搖滾浮士德》作為“當然有戲”首部自制作品在現場發布了概念短片,主演劉令飛、葉麒圣出席并演繹精彩片段。據悉,該劇將于5月24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后,開啟全國10城巡演。
從源頭打造原創生態體系
除專注打造內容獨特性之外,“當然有戲”還將重點推進商業戲劇內容生產體系和商業運營體系的建設。李婧透露,“當然有戲”將堅持內容長線發展策略,針對每部IP都會給予2-3年的陪伴期,通過劇本孵化、專業制作資源整合、數字化營銷策略支持、新商業空間挖掘,陪伴優質戲劇IP成型、成長、成熟。
發布會上,大麥Mailive還與上海大劇院聯合啟動了“新音樂劇孵化計劃Fly Plan”,邀請擁有20年以上音樂劇寫作教學、劇本輔導經驗的國際團隊,在9個月中,為中國創作者提供系統性寫作課程培訓和1對1劇本輔導,同時給予創作人從劇本孵化到排練工作坊測試、試驗演出、商業制作的全鏈路支持,幫助華語音樂劇創作者推出好作品、成就新經典。
“2019年中國演出市場票房已突破200億,票房年增長率7.29%,增速超過了電影市場,特別是在疫情重創后的當下,劇場恢復最快,觀眾觀劇熱情高漲,我們認為中國演出市場是一個遠被低估的市場,其發展潛力巨大。所以,我們希望通過在演出內容領域的布局和探索為演出市場注入更多的能量,與合作伙伴攜手為為戲劇內容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做出觀眾想看的劇目,推出時代需要的作品。”大麥總裁李捷表示。
據悉,過去三年,大麥Mailive在戲劇內容領域快速成長。三年間與40個合作伙伴共同主辦、出品戲劇項目70余個,累計落地演出1500余場。2018年,與九維文化聯合運營的法語經典音樂劇《搖滾莫扎特》,3個月巡演8城70場,開啟了“燃”系音樂劇在國內的風靡;2019年,與巨龍文化、仙童戲劇等共同出品爆款話劇《德齡與慈禧》,大麥評分9.5,場場秒罄,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2020年,與抓馬艾克斯、天橋盛世共同出品話劇《牛天賜》,單場票房破200萬,零差評口碑刷屏社交媒體。同年,與一臺好戲共同出品沉浸式音樂劇“黑馬之作”《阿波羅尼亞》,大麥評分9.7,六個月演出200余場,四成觀眾跨城追劇,近兩成觀眾選擇多刷。(記者 應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