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西安市提速推進“書香之城”建設 閱讀“戲份”日益增加

            “在我看來,西安是一座充滿詩意的城市。穿梭在城墻里的小巷中,信步走進一家書店,未曾翻書,便能聞到書香。”山東“文青”孫瑾稱,對于喜愛詩歌的自己而言,每次出差或者旅行來到西安,探訪小眾又有情調的獨立書店是她的必備功課。

            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許多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鼓勵民眾閱讀,并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大師們。

            年來,西安市提速推進“書香之城”建設,實體書店在政策引導、業態轉型中得以快速發展,隨著“城市閱讀圈”擴大,其在促進城市文化品位提升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引領生活方式的城市文化空間。

            “《島上書店》的作者加布瑞埃拉·澤文曾說,無人為孤島,一書一世界。”供職于西安一家設計公司的李程坦言,在日忙碌的生活中,每當身心俱疲之時,樓下的小書店總能讓她在其間覓得片刻“慢生活”或開啟一段“精神之旅”。

            中國書店大會發布的《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大約有4061家實體書店新開面世。其中,西安新開382家排在北京之后位列全國第二。

            “與年來登陸西安的鐘書閣、言幾又、西西弗等連鎖書店的‘大而全’不同,獨立書店所蘊含的‘個化’‘差異化’或許更能令前來的讀者感受到‘詩和遠方’。”在西安經營獨立書店的“80后”魏昕如是說。

            魏昕表示,獨立書店是一種文化的符號和載體,但書店并非一個高收益的行業,當地政府在引進外來知名書店的同時,對本地書店品牌的引導與扶持力度仍需加強。

            年來,在中國內地民眾生活中,閱讀的“戲份”日益增加。據介紹,西安通過引進新型公共閱讀設施,如24小時共享圖書機、朗讀亭等,推廣全民閱讀體驗,形成城市社區“15分鐘閱讀圈”。

            “我早上晨練后,慣到社區的書屋看看養生方面的書,這兒的書籍雖不如大型書店豐富,但卻更貼我們日的生活,既實用又方便取閱。”家住西安市雁塔區大唐社區的宋麗娜表示。

            西安市雁塔區新聞出版局局長趙方梅表示,進一步讓閱讀走進社區、走進民眾身邊,對于弘揚傳統文化、建設書香之城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

            據2021年西安市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被訪者每年均讀書量為4.09本,每天閱讀時間在30分鐘以上的被訪者占55.2%,數字化閱讀成為市民閱讀主流選擇。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認為,在互聯網、移動終端迅速發展,數字化閱讀愈發普及的背景下,紙質閱讀作為“深閱讀”的重要方式依然不可替代。所以無論是獨立書店還是連鎖書店,其核心的價值還是要回歸于書的品位與深度,以及對讀者“精神空間”的拓展,從而在社會變遷的進程中行穩致遠。(記者 張一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西安 書香之城 閱讀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