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京劇《一蓑煙雨》展現蘇東坡的堅定和從容 弘揚傳統文化正能量

            6月12日-13日,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京劇《一蓑煙雨》將登臺上演,展現一場走向蘇東坡內心深處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是一場與時光共舞悲喜交集的生命體驗。

            眾所周知,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時也與書法家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合稱為“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而此次登臺上演的京劇《一蓑煙雨》遙想了蘇東坡“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的三個夜晚,這三個夜晚,有酒、有詩、有朋友,還有不期而遇的自己。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小酒館內,心事深藏的蘇軾,竟聽到說書人說的就是自己被貶的遭遇,往事鉤沉,不免買醉,更加迷茫自己該何去何從。求佛問道或者嬉笑生死,也許是一條路,正走在這條路上的蘇東坡,被朋友侍妾的一句話點悟: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未來之路未必是坦途,無論何去何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蟄伏小城,蘇軾獲得了與大地親近的平靜生活,從內心的困境走向新的人生境界。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0月,《一蓑煙雨》曾作為繁星戲劇村·第七屆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的開幕大戲與觀眾見面,當時有業內人士評價稱,“《一蓑煙雨》以蘇東坡為主要人物在當今京劇舞臺上具有開拓性意義,雖然蘇東坡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京劇舞臺上還沒有以他為題材的戲,這部戲在題材上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弘揚傳統文化正能量。蘇東坡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堅定和從容,正是中國傳統精神中最為可貴的文化自覺和人格自覺,是對中國人追求高潔的品格和純粹美好精神的正能量的傳遞”。(記者鄭蕊)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京劇 一蓑煙雨 蘇東坡 戲曲藝術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