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娛 > 正文

            北京端午節期間演出市場瞬間火熱起來 近40場演出在劇院亮相

            距離端午小長假正式到來已進入倒計時,北京商報記者據大麥網演出信息不完全統計,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內將有超百場演出陸續開演,其中既有上演多年已成經典的話劇《我是余歡水》、京劇《白蛇傳》、雜技《絲路國香》、兒童劇《木偶奇遇記》等,同時也有戲劇《我的世界非黑即白》、歷史話劇《漢武大帝》、話劇《長安第二碗》等令觀眾眼前一亮的作品,讓觀眾在家便能欣賞多種特色文化,體驗到南腔北調。

            新老作品同上演

            端午節的到來,讓京城的演出市場瞬間火熱起來,北京商報記者據大麥網演出信息不完全統計,三天小長假間,北京市內將有114場演出相繼上演,平均每天便有近40場演出在大大小小的劇院亮相。

            在超百場演出中,經典作品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繁星戲劇村的經典話劇《我是余歡水》,便正進行著第12輪演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鎮院之寶”《馬蘭花》,也將在端午節期間繼續上演,為孩子帶來精彩的兒童劇演出。與此同時,京劇《白蛇傳》、歌劇《白毛女》等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也將一一登臺。

            除了經典劇目的上演外,端午節期間,北京市還有多部新上演或經過重新改編再次登臺的作品。以戲劇《我的世界非黑即白》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該劇改編自前蘇聯作品《親愛的葉蓮娜希爾蓋耶夫娜》,此前曾在2017年以《青春禁忌游戲》為名,并作為隆福戲劇節開幕大戲,累計演出了41場。2021年6月11日-14日,該劇更名為《我的世界非黑即白》并升級為全新表現派戲劇回歸,登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舞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新老作品中,觀眾在京便能欣賞到不同地區的南腔北調,體驗多元文化的交匯。以西安話劇院的《長安第二碗》為例,該劇故事圍繞著西安一個家庭40年的生活演進為核心,不僅將陜西的民俗文化資料作為舞美的參考,演員角色特征也展現了西安生活的細微之處。

            目前不少觀眾已相繼籌劃了端午期間的觀演計劃,其中觀眾耿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于“五一”小長假剛剛帶著孩子進行一次短途出游,同時后期暑假也即將到來,因此端午節便不再計劃帶著孩子出游,選擇在市內與孩子放松一下,其中,已計劃與孩子去電影院看動畫電影,另外一項活動便是帶著孩子看一場兒童劇。

            觀演與互動并行

            與過去的演出只停留在空間有限的舞臺不同,現階段不少作品通過互動的形式,突破舞臺的空間局限,不僅讓演出擁有更大的可能性,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而在今年的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內也有部分演出將觀演與互動并行。

            開心麻花的《芳心之醉》便是一部酒吧主題體驗式喜劇,通過戲中戲的形式,讓觀眾不僅僅只是觀看演出,還可以通過互動參與到演出中,增強了現場體驗感。

            而若提到互動且爆笑的演出,脫口秀則不可不提。且在端午節期間,北京市內將在77劇場、青藍劇場、楓藍熙劇場、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等地上演10余場脫口秀演出。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近年來,脫口秀演出迎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綜藝等節目的帶動下,更多人從知道脫口秀變為愿意去現場觀看脫口秀演出,每到假期,脫口秀也往往是熱度最高的演出品類之一。

            劇評人蔣穎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以及人們的觀演需求,演出也有了更多的形式,而增加的互動能夠讓觀眾有更高的參與度,并獲得更為沉浸式的觀演體驗,但并不是所有演出作品都適合增加互動環節,這還需要根據作品本身的題材內容、風格定位、市場定位等方面進行決策,部分作品通過互動能提升對觀眾的吸引力,但不適合增加互動的作品反而會因為相關環節的設置影響到本身的呈現效果。

            假期紅利成必爭之地

            今年以來,演出市場處于逐漸恢復的狀態中,大量新創作品和經典作品陸續上線,而每到假期,往往令演出市場的熱度實現一個小高峰。

            以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為例,據北京市文旅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期間,北京市共舉辦134臺442場營業性演出,包括《鳳還巢》《潞安州·八大錘》《鎖麟囊》在內的18臺22場經典傳統戲曲、北京市屬文藝院團帶來的29臺76場演出,還有12臺17場紅色題材劇目,諸多演出共吸引觀眾13.3萬人次,票房收入1960萬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演出場次增長45.4%。

            而在今年4月的清明小長假中,北京市則共舉辦90臺233場營業性演出,涵蓋京劇、昆曲、音樂會、話劇在內的多種演出品類,共計吸引觀眾7.43萬人次,票房收入則達到1313.8萬元。

            在演出行業分析師黎新宇看來,當下時期對演出行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機遇在于演出市場正在涌現多元展現形式,同時前期線上展演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培育演出市場,挑戰則是仍會受到發展環境的影響,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作品籌備或演出的進程,會重新進行決策。而假期則是人們觀演的高峰時期,從業者也會選擇在該時期推出更多作品來獲得觀眾與市場。

            此外,蔣穎認為,演出市場的從業者需要利用好假期的紅利來為自己的未來發展鋪路,一方面是推出優質作品贏得市場口碑,另一方面則是擅于利用多種宣傳方式獲得更多觀眾的注意力。

            (北京商報記者鄭蕊/文賈叢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端午節 演出 話劇 演出市場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